是熟悉感。我们在环境中寻找我们曾经熟悉的关系,熟悉的情境,熟悉的心境……
面对不确定的,不熟悉的东西,人会不安、焦虑……动物进入一片森林,是警觉忐忑而不安的,进入生存状态。人也一样,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大脑密切注意环境,而没有多余的心力生活。
如果我们在生存模式中,我们是做不了事的。
人寻找熟悉感的本质在于寻找连接,寻找安全感。茫茫宇宙,我们如此渺小无力,为了确定自己的存在,我们寻求跟人、跟事、跟物的连接……
没有连接,即不存在。不能生存,是我们最深的恐惧。
公司如何处理新员工,从学校进入社会的种种陌生不适?深圳是外人人口流入很大的地方,外地人在这里找不到存在感,最后多半都会回家发展。
我见过一家公司在这方面处理得特别好,很大的公司,公司规模人员过万。
这家公司的整个设置都是仿照大学模式来的。
会议室是跟大学没差的阶梯教室,有很多小型的考试,每天下午四点可以点歌播放,转正、升职需要做PPT答辩,建立了完善的各种兴趣社团……
据统计,这家公司的新员工流失率是同行业公司中最少的。
我们的行为也是在复制我们所熟悉的模式,我们最熟悉的是我们的父母,在家里浸淫最久的,所以心理学界有一句话叫做你是你父母的翻版。
父母的很多行为是消耗人的,为什么我们还会模仿,因为我们在下意识寻找熟悉感,寻找连接,寻找安全感。
追求安全感的需求大于一切,即使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父亲,他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下意识追求一种不安全的环境,比如说喜欢赌博,这样一种激烈多变的环境。
父母即使不好,我们仍然在寻求和他们的连接。重现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