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一个人有三次“新生”的机会,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工作,一次是结婚。或许我们还可以有第四次“新生”——那就是养儿育女成为爸爸妈妈。养育子女需要父母持续多年地投入精力,大部分是一辈子的人力财力心力,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付出与艰辛并不一定能和收获成为正比。而且,在当今这个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很多人因此认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失去自我。所以,有很多人在要不要生育孩子这个事情上徘徊惶惑。
养儿育女真正的得益者是父母事实上,有一样东西只有养育过孩子若干年的人才能告诉我们,那就是——孩子是我们的生命之师,他们能够带给我们让人难以置信的成长和治愈。
告别散漫和随心
学习如何与孩子一起生活
无孩时:上班有点、下班没谱、周末集中补一补的作息方式。
有娃后:调整生活作息,伴随孩子的成长制定有规律的时间表,而不再是随心所欲的想起就起、想走就走。
30岁的柳青和32岁的丁宁在要不要生孩子的事情上犹犹豫豫过。两口子觉得自己还没“活得明白”“自己还没足够成熟”,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个责任非常重大的负担。但是又不是不喜欢孩子的绝对丁克思想。所以两人纠结过,犹豫着,最后觉得再不生育,柳青就要错过女性黄金生育期,终于还是生了一个宝宝。有了小孩子之后,以前两口子周末把午饭当早饭的习惯完全被颠覆,周末休闲游的爱好也被搁置起来,每天的作息时间完全被小孩子吃喝拉撒睡占领。
柳青说自己以前加班到凌晨4点,回家洗个澡又继续回公司上班的工作狂,但是经常一休假就只能来补觉和生病。有了孩子之后,凡事都要看“孩子的脸色”,按照符合孩子生长发育的时间表,自己的作息也调整为早睡早起,生物钟恢复正常,虽然带孩子挺累,身体反而觉得清爽许多。
不再只关注自己本身
学习顾及他人
无孩时:夫妻之间只关注谁得到的多,谁付出的少,很容易斤斤计较鸡毛蒜皮无关痛痒之事。
有娃后:就算自己吃不上饭也不愿意让孩子挨饿。
28岁的张先生发现和太太之间“性格不合”,两人经常因为家务事就可以吵上两天。婚前说好的他做饭,太太洗碗,可是婚后却发现“这个女人懒得要命”,以各种理由推脱洗碗这项分工,有时候周末甚至可以为了不想洗碗宁可少吃一顿饭饿着。可是当他们生了个宝贝闺女之后,太太却“母爱爆棚”,以前她自己饭都懒得吃,现在却认真、勤快、按时吃饭,就为了给女儿有充沛的母乳。张先生偶尔加班晚回来一些,太太自己刷奶瓶洗尿布换床单什么的干得干净利索。
夫妻之间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慢慢变得和谐和宽容,越来越有默契。张先生说这一切“归功于”漫长的两天顺产时间里,陪伴太太一起经历了生育之苦。陪伴和见证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心灵洗礼,两个人都在那个时刻开始明白:只有爱和体谅,才能让新生命得到延续——他们两各自不同人生的交融和延续。
孩子自有TA的生活
学习接受不尽如己愿的TA
无孩时:工作、学习、生活,很多时候一切可由自己控制,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
有娃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猫猫狗狗不会完全受人控制,植物也不会按照人的意愿想开花就开花,更何况人类的孩子。接受不尽如己愿的TA们,也是接受自己并非“万能”——父母能造人,但却不是“造物主”。
David的小提琴水平在圈子里也是颇有名气的,却偏偏生了一个“五音不全”的儿子。儿子只热爱钢铁侠蜘蛛侠超人各种英雄,每天都在拯救人类的幻想舞台上尽情表演。无论他想尽各种办法培养孩子的乐感,儿子就好像和他完全两个世界一样,不懂他的音乐世界的乐趣。哪怕他想把儿子的“英雄崇拜”和“命运交响曲”融合在一起,依然没有半点效果。他越是想让儿子接触音乐,儿子越是抗拒,甚至最后连任何少儿歌曲都不愿意跟着老师唱。
经过多重“打击”后David才渐渐明白:自己不是老约翰·斯特劳斯,儿子也不会是小约翰,不是自己热情的事物,孩子就会同样有热情,把自己的喜好强迫到儿子身上,最终得不偿失的是儿子的成长。
接受得失
从孩子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无孩时:快乐只局限在自身,更多的是物质享乐和对自身精神的愉悦。
有娃后:自己失去一定的个人空间或发展机遇,但是从孩子的成长看到生命延续的力量和美好,感受生命之间紧密联系所带来的快乐,获得对生命更深层次的体验感。
养儿育女真正的得益者是父母姚佳38岁,女儿6岁,已经是幼儿园大班。自从女儿出生后,姚佳从公司管理层直接退守到家庭主妇的位置。周围许多人都觉得她放弃了事业,这个付出和牺牲特别大。从工作上来讲,她承认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她却说自己收获的快乐和个人的成长却远远超出想象。在这6年里,她陪伴着女儿的成长,从母乳喂养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唱歌识字、上学交友,每一个过程她都亲眼见证、亲历陪伴,她也痛苦过、焦虑过、崩溃过;但是,她感觉重新过了一次童年。她认为,养儿育女绝不是自我牺牲,为人父母所付出的远低于所收获到的,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有了很大变化,这是一种自我修复和重生。
没有任何人可以拥有另外一个人,你所生育的孩子只是“上天委托你培养的他的子民”。为人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像龙应台写的那样“一生中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的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只有经历了养儿育女这一漫长的过程,父母们才有机会“再活一次”,认识孩子、认识自己,了解孩子、了解自己。养育子女,将与自己似是而非的孩子养大成人,几乎是凤凰涅槃的过程,是一种很难得的生命体验,最终的受益人其实是父母本身。
无论多少辛酸苦辣,为人父母最终收获的希望是“甜”——儿女健康成长。如果有更多养儿育女的心得,欢迎您一起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