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要在我与另一名同事之间选择一位来负责较重要的项目。
一、回溯行动目标
1. 组织目标:
短期-选择合适的项目负责人来接洽任务
中长期-熟悉深化项目业务,为公司带来收益
2. 个人目标:
短期-能被领导选择为项目负责人
中长期-借由任务为自己带来能力增长
二、寻找结果事实
结果:
直属领导选择另一名同事负责重要项目。
铁的事实:
*时间支出-与另一名同事比较,自己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平均是别人的2-3倍。
*绩效考核-有完成指标,但是成果有时领导或相关同事表示并不满意或有待改进部分。
*关键人评价:
领导-
埋头苦干但遇到困难没有跟团队沟通,导致效率不佳或成果不理想。另外也没有想到使用团队的力量,而都想全部自己来,最后完不成。需要更积极,在成果方面不太有创新,有时太生硬了。
同事-
动作太慢,出成果要快一些。
自己观察-
比较下来觉得自己做事上比较慢。再来是自信心不足,瞻前顾后导致事情进行缓慢。
工作时没有考虑对组织而言的重要成果是什么,没有抓大放小,在关键处使劲。反而只着重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努力,不感兴趣的就显得被动,没有继续迭代新的工作方式。不太表现自己,也很少反馈领导,所以没有被看见付出与努力。
做事情流程上有问题,所以不顺畅,加上在细节上花费太多时间,没有给自己定时间压力,所以效率不好,常加班。
因为害羞内向加上没自信,与同事间的关系比较不活络,在沟通上也不善表达,所以影响工作推进,或花费较多沟通时间、造成误会。
还有就是其实内心对竞争是排斥的,所以只顾完成自己份内工作,尽管看到他人表现得较为出色,可自己没有意识去自我提升去竞争。导致个人价值落差一直存在。
三、全面分析原因
客观原因:
竞争的同事性格活泼开朗,情商高且做事积极,有竞争意识。与领导同事相处愉快。
主观原因:
态度-松散、没自信、被动、逃避竞争、埋头苦干没有沟通协作意识。固执,有时候听不进意见,没有持续迭代进步的意识。
过于没自信也会导致众口难调,拖延进度。
能力-动作较慢,有时候做事情抓不到重点。
流程-没有先想过流程,导致忽略掉主要人物的意见导致返工。或者是流程有问题导致较费时。
方法-方法较随意,没有持续追求最少时间达到最大效果(或更好效果)。
四、制定有效行动
1. 增加个人自信-记录自己做得好的大小事情3件(与组织或个人目标符合)-每天
2. 培养自我觉察/自我竞争习惯-
(1)回顾工作可以完成得更快更好的点子/观察并学习其他同事的一个优点,并追踪个人表现情况-每周
(2)进行简易复盘-每天
3. 做事前先想过一遍流程,确认没问题后再执行,最后复盘分析优化。-以重要项目为主
五、跟踪反馈优化
停止做-
无谓的自我情绪消耗
优化做-
执行时间还不够发现可优化的部分
开始做-
每天上班前先观察同行优秀案例5篇,吸收经验,思考更好的做法
在负责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同事/领导工作支援,加强合作关系,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
定期每周主动将个人工作总结与领导沟通回报,寻求反馈。加强了解领导。
六、总结固化规律
1. 与同事和领导主动建立连接、主动沟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工作顺利及个人成长。
2. 逃避竞争(问题)是自己的本能但也是最糟糕的选择,会让事情恶化,所以要扭转心理机制,加强“竞争无谓输赢,而是推进自我成长的助力”的观念。
3. 有意识地自我提升并全力以赴是职场人标配。不努力、没有自我提升的人迟早消耗掉自己的未来与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