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情与理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情与理

作者: 豆瓣酱的kiwi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21:34 被阅读0次

我们的生活该受理智支配还是感情支配?

先生在写下此篇文章时,受当时涉猎文学哲学、现代思潮激变而尝感着情与理的冲突。先生用很多理论和传统学说得出自己的结论: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更要能够感。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

扪心自问,我的答案是什么?

客观地说,我的生活更偏向于受感情支配。但是,我希望我的生活在两者间找到动态平衡。

我是一个相信直觉的,虽然不排斥热闹但更喜欢独处,如果用时兴的i人e人给我选,我应该是i人。这反映在,我初次接触一个人,就在心里大致能凭借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大致划为三类:朋友、一般人或不太处得来的人。很多次的结果都证明了我的初次判断是对的。我想,这就是情感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在这种情况的人际交往中,我往往被认为是爱憎分明的人,说爱憎分明这还是稍微带有褒义,说的贬义些就是横冲直撞。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吃了不少苦头,想想那些昏暗的日子,就觉得幼稚得可笑,感谢幼稚天真的自己在吃了那么多苦头后没有被打倒或走偏,而是逐渐地让理智支配生活的比例增加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节奏?纵使第一直觉还是会给我的分析判断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不会再急着以情感为唯一依据做决定或行动,而是会让理智在脑海里探索,正面单刀直入、侧面旁敲侧击、反面逆向思考,尽可能形成立体、全面的观点。这大概就是三思而后行。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我是明媚的蔚蓝而不是忧郁的深蓝,是温暖的橘红而不是炙热的赤红,是活力的鲜绿而不是阴郁的墨绿。但是三思而后行的落脚点终归是要落到“行”上,我始终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情于理的行都合情合理,只是生活是万花筒,每一面都可以将情与理的配比作调整,让自己看到这一面最美的风景。

好像说什么都变得很中庸,像是步入了求稳求平的老者心态,亦或是玩世不恭的态度,哪有一点年轻人的样子,Z世代的年轻人马上就要来整顿职场“老jio鱼”了吗?哈哈哈,期待着新思想新理念新作为的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情与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z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