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习| 思维模型—56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学习| 思维模型—56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08:24 被阅读0次

(公号:心里的乌托邦)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意思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事情有开端和结尾,我们在对待处理的时候,应该知道孰先孰后,孰本孰末,加以区别对待,这样的话,就离道不远了。

由此可见,知道事物的先后,能做到优先排序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每天都会有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向我们推送的时代,我们需要知所先后,进而提高效率!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优先排序思维模型——查理·芒格100个思维模型中的第56个,一个帮助我们杀死“繁忙”,提高效率,提升人生质量的思维模型。

本文依然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何谓优先排序模型,优先排序思维模型案例,如何实践优先排序思维模型,供参考。

01、何谓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一、优先排序思维

在说定义前,我们先说一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下班后打算做以下几件事情:运动、看书、回邮件、回电话、看电影。

下班到了家,这时一个念头蹦出来,先看会电影吧,忙了一天了,休息下,其他的一会再说!

于是愉快的看起来电影,一发不可收,看完之后更不想动了,继续看吧,大脑不动的状态实在太美好了,然后运动、看书等就被忘脑后了。

睡觉前,充满负罪感,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都做完。

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又继续循环……

其实,以上这个例子是很多人的常态,因为我们大脑本能倾向于做那些不动脑的事情,或者反馈快的事情——大脑求存非求真

所以,这时我们为了保证自己进步,确保自己能完成那些难而重要的事情,就需要建立优先排序,如上面的,运动、看书、回邮件、回电话、看电影。为了重要的事情都能做完,这时我们就按照以下三点原则进行排序:

1.按照紧急性排序哪件事最紧迫,优先做那件。例如,着急回邮件和回电话哪个更紧急?

2.按照重要性排序;哪件事最重要,优先做那件。

我记得滴滴COO柳青在一次参访中说,她刚到滴滴,每天各种事情扑面而来,焦头烂额。后来程维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告诉她,事情是永远处理不完的,每天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就行了。

3.按照困难性排序;人的心理能量和身体能量有限,所以在某些情况或某些领域中,先做困难的事,通过做完困难的事给自己积极的反馈,积攒心理能量,再做次困难的事。

例如,运动和看书哪个对你来说比较困难,就先做哪个!

依照以上三点原则,运动、看书、回邮件、回电话、看电影这五件事就我本人而言,我的排序就是:

回电话、回邮件、看书、运动、看电影!

因为,回电话、邮寄一般比较急而且占用的时间也不长,就先处理了;其次,看书是我一天最为重要的事情,一天保证阅读不少于2小时;再次,运动,最后看电影,如果时间很晚了,看电影也可以放弃。

这样排序下来,五件事基本都能完成,睡觉时,新特安,充实而有收获的一天,好棒!

所以,优先排序思维,依次按照事情紧急性、重要性、困难性做决策的思维。

二、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所谓优先排序思维模型,就是指将优先排序思维运用到解决问题上。

生活、工作中,适时的跳出轻松、舒适区,启动优先排序思维,按照事情紧急性、重要性、困难性做决策。

正所谓,为确保自己不断的成长和成熟,我们需要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情,而且要持之以恒的去执行

02、优先排序思维 案 例

一、经典案例—石头、沙子、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

大概意思是先拿出一个杯子,然后往杯子里放石头,放满了石头主持人会问满了没有?一般人都会下意识地回答“满了”。然后主持人再往里面放沙子,放满了沙子主持人还会问满了没有?这时候大家都清楚了他的套路,知道还可以放其它的东西。然后往里面再放水,水满了就是真的满了吗?据说还可以接着放乙醇。

这个故事告诉,优先排序思维很重要:如果我们不是先放大石块,那我们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了,所以要优先处理那些最为重要的事情。

这里也许会有朋友问,如何判定事情是否重要?

这里提供2点依据,供参考:

1.终局思维,看未来,做当下的选择;即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问自己想成为像谁一样的人,然后看当下这件事是否有助于帮助自己接近那个目标,若能就做,若是偏离的,就放弃;

2.长板思维,将全部精力押注到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上;即专注自己的长板,尽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长板放大,让这个长板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巴菲特杀死繁忙的工作

巴菲特—世界上最冷酷无情的优先排序者!

巴菲特从他的日程表上划掉了几乎所有CEO必须完成的任务:

他从不与分析师交谈(据巴菲特估计,一个典型的CEO有20%的时间会花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交谈上);

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他不参加行业活动;

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一个纽约市外的地方;

他几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样参加任何内部会议。

巴菲特曾给其私人飞行员弗林特介绍过其确定优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

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

其次,他让弗林特选出前5个。

最后,他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第三步,我们看到巴菲特在排定优先级上面的天才之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只会专注于前5个目标,然后间歇性在其余的目标上投入精力。

但巴菲特没有,他建议弗林特:“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巴菲特的策略有几个基本事实:20%的优先级任务会占据我们结果的80%。巴菲特最优先考虑的5个目标就是25个目标的20%。

网络,侵删

对我们的时间真正构成威胁的,并不简简单单是那些我们明知是错误的事情的干扰。

相反,真正的威胁是那些“披着羊皮的狼”——那些事情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工作,但最终并不能改变现状。

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就是为了预防这些。优先化的真正挑战在于说“不”!

答应是很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对繁忙的工作说“不”,因为繁忙的工作能让我们从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一项而感到满足,如履行对别人的义务,做一件简单的事情。

03、如何实践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生活中我们有优先排序思维,但是难点在于持之以恒的去执行。

以下参考网络上的一些资料,整理出实践优先排序思维模型的关键举措:

1.确定真正的目标;如果人生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日常优先事项,就会被那些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短期回报的紧急任务淹没;有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专注于短期和长期的事情。

2.留出时间进行优先排序;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几块时间:每天15分钟,每周1小时,每个季度3小时,每年1天。

3.像练习其他技能一样练习优先排序思维;优先排序是一种技能,每次你设定优先事项的时候,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练习如何更好地确定优先事项。

4.列出必须要做的每件事;把它们从我们的头脑中拿出来,并写在纸上,是一种宣泄,它们为我们剩下的步骤提供了素材。

5. 先做你的”一件事”;当我们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干扰。这使得它成为完美的时间去处理最困难、最重要的活动;如果我们把一件事留到当天晚些时候做,那么它很可能不会在当天完成了。

7.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

8.接受问责和辅导;根据我的经验,我经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们要求我直面自己的恐惧和自我毁灭的信念。

因此,当我每天和每周与他人分享我的优先事项时,当其他人强迫我对自己严格诚实,并给予反馈时,我的工作效率总是会更高。

问责帮助我踩下油门,辅导帮助我把另一只脚从刹车上移开。

04、写在最后

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因此,更加努力地“忙碌”让我们走不了多远。

所以,要做好优先排序!

专注,坚持是优先排序思维成功的关键。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谢谢。

相关文章

  • 学习| 思维模型—56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公号:心里的乌托邦)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意思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根本...

  • 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一起成长读书会##效能加油站#张利锋阅读分享第266天 【思维模型62/100】优先排序思维模型自我们人类有意识...

  • 思维模型有什么用?

    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思维模型,如何发现并学习思维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的目的? 1,做决策的质量和...

  • 创新思维的改变

    本节课成甲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什么是思维模型;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从哪里学习思维模型;如何掌握思维模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永澄文章留言

    #DAY 56#高级框架模型之黄金思维圈-03 永澄:高级框架模型之黄金思维圈-03 1、多维度使用该模型的方法 ...

  • 极致的体验

    这周学习了设计师思维模型,游戏设计师思维模型,魔术师思维模型,造梦师思维模型,收获非常大,特别是造梦师思维...

  • 如何掌握思维模型

    1、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2、从哪里学习思维模型? 3、如何掌握思维模型? 一、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验、直觉、...

  • 297 《好好思考》5---思维模型分类

    1、思维模型的本质 思维模型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学习思维模型的关键不是记住思维模型的定义,而是寻找解决问题...

  • 产品思维模型系列-5:漏斗模型

    这是产品思维模型系列的第五篇文章。 思考力=思维广度×思维深度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三种产品思维模型: 产品思维模型...

  • 产品思维模型系列-4:SWOT分析法

    这是产品思维模型系列的第四篇文章。 思考力=思维广度×思维深度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产品思维模型: 产品思维模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 思维模型—56优先排序思维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ba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