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法国]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句话就是,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讲的是哈尔威船长。
雨果通过叙述19世纪一艘轮船沉没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名英雄船长。
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整个船带他共61人,可是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在混乱时刻,镇定的船长和混乱的乘客形成鲜明对比,船长威严地命令手下船员: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20分钟的救援时速,刻不容缓,大家得救了,可是哈尔威船长却随着船沉没了。
船长与船共存亡。
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这篇小说纪实,阅读后,仿佛真实再现。
短短一篇微小说,却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场面,各个方面叙述非常到位,两船情况及相撞,船员与乘客之间场面、救援手段和时间,都非常精彩生动。
这让我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家议论热点是一对情侣的爱情,生与死。
我们也看到豪华轮船上混乱无比,虽然妇女儿童得到先上船,但有些操作失误,阶层固化,救援艇承载重量失判,救生设备极度缺乏,就会影响救援,很多人葬身大海。所以说,船长当时的指挥非常重要。
这篇小说突出人物形象,哈尔威船长关键时刻镇定自若,临危不乱,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冷静地面对死亡。
小说在语言方面运用也很好,先是发出命令进行指挥,接着通过对话了解轮船情况,后来为防止混乱采取措施,最后还想到小船员。通过这些语言树立了船长光辉的形象,他好像就在人们面前,他的声音在回荡着。
我也想起我的舅舅,不过他只是渔船船长。我很喜欢他那种刚毅坚强的性格。曾经在写《家乡的鱼》文中提到他,《怕水的千纸鹤》也以他们为原型,但专门写他的故事有点难度,因为那时我年纪太小,而最初女人们又不能上大船,很难知道在大海的船上发生了什么事。
大海是美的,造福人类,解决近海人们基本生存,但是它又是无情的,波涛汹涌,所谓翻脸不认人,欺山不欺水。我们只能敬畏大海,尊重生命。
雨果这篇微小说看着很短,震撼力却非常大,阅读起来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