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读了很多书能记住的却很少,能学习到的却更少。年龄越大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慢慢我发现,读百遍不如记一遍,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重要。
如果单单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并想要提升自己,效率是比较低的。原因是我们阅读的过程是视觉识别文字,进入大脑的记忆对文字进行理解,然后再进入下一段往返循环,这个循环的时间非常短,大脑来不及将读到的内容内化,使其进入长期记忆,所以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记住的往往只有少部分,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少。
大脑的本质和肌肉是一样的,重复了多次的动作才会留下忘记。
而写作是对阅读的深度加工,其目的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让大脑能调动那些我们需要的知识。通过写作把我们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写出来,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原本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
输入往往似事而非,但输出要求我们对结构、层次和逻辑有着更透彻的了解,不然就无法将其有趣地组织起来,并与读者产生共鸣。读到的东西是在作者的语境和框架之下,而自己写出来就是面对一个新的情境。
如何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新情境?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它写出来,这个过程需要耗费我们更多的认知资源,同时也是迫使自己深入分析了解和记忆它们的过程。
以前看到好的句子和词语,我会反复多读几遍,但时间一长,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回想起曾经看到过的句子,但怎么也记不完整,只能记起那个意思,想要运用它来表达,才发现自身储备的太少。
于是,又得停下来,狂搜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或在网上、书柜里重新翻阅,这就是知识面的贫乏,不像知识渊博的人能出口成章,什么古诗宋词张口就来,这离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
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是不可能达到让人佩服甚至惊叹的程度,也只有大脑充盈,写出来的文字才有“专业”的份量和思想的芳香。
如果阅读和写作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的话,那么至少二十份的输入才换得来一份的输出。朱光潜先生曾谈到他写作《西方美学史》时,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到底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笔记,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总之,是写作迫使他更广泛、深入、系统地钻研了西方美学历史,最终才有他的巨著问世。
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离不开写作,只有写作才能把深度学习更好的进行下去,而这也符合脑科学的一般规律。因为这种写作,是一种精细化的复述,也是一种意义的建构,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迁移和保持。
坚持写作是为了促使自己多读多学,深入思考,充实和提升自己,发表不发表并无多大的关系,也与功利目的相去甚远,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它是非常有效的认知深加工的过程。当你决定就某一问题写成文章之前,你的思考和认知可能只有一星半点或者很肤浅,而写作会迫使我们学习对这一问题作深入而彻底的思考,同时还能丰富认知,梳理思绪,使问题变得有条理性。
一个人写作的高度和深度,反映的是他平时对阅读的态度和业余时间的利用程度,也可以说是平时读书的高度和深度。在物欲社会的诱惑和浮躁心态的干扰下,不读书、少读书和饱读书的人,在写作档次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真正的写作爱好者,不会满足于碎片化阅读,而是沉迷于经典,睁大看世界的眼睛,审视身边的人事,然后凝聚成心灵的感悟,直至最后汇成思想的洪流。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但某种意义上它确实是读书的深加工,是更高级的学习方法。
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说的好:写作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拿起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使作者摒弃外在的浮华和内心的浮躁,同时也能使思维和情感迅速进入自由、灵动的积极状态。
肖川教授也说过: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它是自我制造和自我塑造,也是检验事物和了解自我的深度。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先读得精彩,做得精彩。
能够写出来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写作是对学习的深度加工,也是整理回顾自己知识体系的最好方法。从分享中得到的乐趣也比一个人读书享受到的乐趣多很多。
希望爱读书的你也能把自己的感悟具体到文字,让它成为年老时回忆的一种体现,成为生命的一种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