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第三个环节的问题,关于散文《佛事》的读解。请大家通读贾平凹《佛事》全文,然后思考下面七个问题:
1、什么是佛事?
作者为什么要用“佛事”做文章标题?
2、挑出文中与佛有关的语词,分析它们与表意的关系。
3、《佛事》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为什么?
4、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5、本文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6、本文体现出了什么样的风格?
7、本文的突出语言特色是什么?
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法之德性。如开眼、安座、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事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超度亡灵之诵经。
佛教最精髓的部分是智慧与慈悲,贾平凹自言“与佛有缘”,“信佛、拜佛、写佛、心中有佛”。三毛也与佛有缘,曾专往敦煌莫高窟拜佛。
这篇文章是台湾作家三毛去世之后,贾平凹悼念三毛的几篇散文之一,贾平凹和三毛并没有见过面。在三毛眼里,贾平凹是一位文学大师。1991年元月1日,三毛给贾平凹写信写道:
平凹先生:
现在时刻是西元1991年1月1日凌晨2点。下雨了。今年开笔的头一封信,写给您:我心极爱的大师。恭恭敬敬的。
感谢您的这支笔,带给读者如我,许多个不睡的夜。虽然只看过两本您的大作,“天狗”与“浮躁”,可是反反覆覆,也看了快20遍以上,等于40本书了。
……
平凹先生,您是大师级的作家,看了您的小说之后,我胸口闷住已有很久,这种情形,在看《红楼梦》,看张爱玲时也出现过,但他们仍不那么“对位”,直到有一次在香港有人讲起大陆作家群,其中提到您的名字。一口气买了十数位的,一位一位拜读,到您的书出现,方才松了口气,想长啸起来。对了,是一位大师。一颗巨星的诞生,就是如此。我没有看走眼。以后就凭那两本手边的书,一天四、五小时的读您。
……
从这一段文字来看,三毛对贾平凹是何等的崇仰。三毛对贾平凹也有自己的读解。而贾平凹和三毛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对文学的很多感受相通,他们对于佛教文化的很多感受相通。
在三毛死了之后,贾平凹写了好几篇文字,《佛事》这一篇是最娓娓动人的,所以请大家揣摩作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复杂的,悲凉的,抑郁的,但也不无慰藉的心情。
而我要提醒大家尤其注意的是从语文角度,来揣摩《佛事》的语言特点。大家注意这篇散文的语言十分舒展自如,富于情韵。在潜词造句方面,贾平凹的散文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注意长短句的交替搭配,尤其喜欢用短句,少用或者不用定语状语,以此努力使文句显得圆融、简练、熨贴,避免架层叠构的笨重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了贾平凹对于汉语表达传统的自觉继承和对于现代以来汉语句式欧化倾向一定程度的排斥。
第二是注重在句尾,高频率的使用助词“的”和“了”,用贾平凹的话说这样表达语气比较软和、亲和、不扎势、不压人。请大家阅读这篇文章仔细体会贾平凹这种措句方法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比较下边的句子,前边的是《佛事》中的句子,后边是我去掉了注词的:
“那里我是去过的”
“那里我去过”
“这样更能安妥她的灵魂的”
“这样更能安妥她的灵魂”
“完整的一个三毛,出现在面前了”
“完整的一个三毛,出现在面前”
“白天里山是矮小了”
“白天里山显得矮小”
“我浑身都在颤抖了”
“我浑身都在颤抖”
如果我们把这五六个句子,前后虽然就少一个多一个“的”或者“了”,我们做一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虽然只是多了或者少了一个字,后边的句子都更显得有力度,而前边的句子更显得精到,更显得有韵味儿,更显得有情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