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文会友💗诈 诗 文 苑趣味人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轻描淡写伤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12:40 被阅读6次

    文|三月风尘  2019年7月3日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来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苏轼去游览庐山,因为在山中游玩的时候,走到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而想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则需要跳出整个的庐山来整体性的看待这一切。

    其实,看山如此,看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

    有的人在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完全从自己的出发点考虑,做出来的选择也好,方案也罢,总是带着浓浓的个人思想。这种个人的味道又让很多共事的同事感到很不舒服。

    但是他们自己呢?从来感觉不到。如果有人问起来,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他们往往还昂首挺胸的告诉大家:我觉得挺好的呀!

    我觉得挺好的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站在山中看全山,自然难以看到自己的全貌了。

    想要看清自己,首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标准

    孔子在《论语》中就对自己的弟子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向谦谦君子的方向前进。谦谦君子要怎么做呢?前面有一篇文章已经提到,就是要按照温、良、俭、恭、让来要求自己。

    什么是温良俭恭让呢?从字面意思就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啦。

    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做到温和、节俭、善良、恭敬、谦让。一个人如果只是态度上达到温和的水平,那么和他交往的人便往往会觉得如沐春风了。一个人如果处处对人表现出尊重和恭敬的态度,那么其安排的事情往往别人有所不情愿,也会尽力去做好的。当然啦,这本身就不是对别人的要求,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一种要求。如果希望用这样的态度,就达到人人都听自己的,那还是有点困难的。如果要做到让别人听从自己,则是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

    而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则为自己定下了节制、缄默、有序、决心、节俭、真诚、公正、温和、洁净、平静、贞洁、谦逊这十三条个人行为准则。

    单单有了标准,其实还远远不够,人和动物在潜意识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动物们有了无忧无虑的饱腹生活,其野性也会渐渐泯灭。所以有了标准之后,还需要有监督和管理。

    1、监督,对于个人品性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自我反思了。

    《论语》中曾子说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可是孔子高徒,他后来得以继承孔子的思想,并持续的发展光大。孔子活着的时候,曾经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答应了,从此按照对老师的承诺践行一生。而他的日三省吾身的行为,其实本身就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有效监督。

    每天有时间的时候,便想一想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合乎这三个要求,做事情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对朋友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信”?每天是不是对老师教授的东西好好反思学习了?

    如此曾子最终成为儒家的宗圣,成为儒门四圣之一。

    富兰克林对自己要求更有意思,或者在他看来,每天反思十三条行为过于繁琐,于是富兰克林为自己制作了一个表格,表头用十三条行为准则罗列上去。但是十三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多了。科学统计,一个人心里同时能够承受的事情,其实最多能达到7条。这是比较厉害的人,一般人心里能同时容纳五条事情便觉得自己够够的了。

    于是富兰克林为了有效的督促自己,每天要对着这个“十三规”检视一番,为了更有效的达到监督自己并持续改进,他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规则:每次重点只监督一项行为,其他的作为附带的行为监督,当过了若干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好了,便把这一项列为次要项目,再更换一个项目作为主要监督行为。

    如此一来,既不会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而给自己以太大的精神压力,又能够持续对自己监督和改进。最终他因为自己积极和勤勉的行为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喜爱,同时这种喜爱也在向全世界扩散。

    2、监督的行为之后,是有效的落实改正

    如果我们在说一句话之前,会不会稍作停留呢?如果不停留一下,那么冲口而出的话语或者会让听的人觉得臭不可闻。

    如果我们让一个人做事情,总觉得自己对对方有着莫大的恩德,是不是会常常变得盛气凌人?

    如果我们面对困难和问题,是不是先冒出来的念头是怎么推卸掉?

    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潜意识总是想要偷懒或者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关于这种潜意识,在人性的善恶来看,被绝大部分的人认为是一种懒惰。其实不然,这来源于我们大脑中的动物脑,动物脑反应速度快,所以更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神经,让我们说出来的话显得非常“直”。

    “直”,吐出来的是自己的第一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对于我们的行为和目标都不是最有效的。

    而我们对于自我行为的纠正,其实就是要避免自己的潜意识和自己的终极目标形成冲突,是对于我们动物性的一种抵制。

    《思考快与慢》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原来是这么复杂的结构,在爬行脑之上是动物脑,在动物脑之上是新发展出来的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又被称为智慧脑,是我们作为智慧生命的一个代表。

    当我们觉得内心有所抵制时,调动的是我们的动物脑;当我们遇到生命危险而出现下意识的闪躲时,调动的是我们的爬行脑;当我们从事困难的学习行为和工作内容时,我们则需要不断调用我们的智慧脑。但是智慧脑的调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精神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智慧脑总是沉睡在那里。

    但是要完成对我们个人行为的约束,完成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蜕变,我们所需要的,却依然是对于智慧脑的不断调动。

    说话之前,把自己想要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先憋在心里想一下:这样说违反不违反自己定下的规则呢?如果不违反,那么就说把。如果违反,究竟反在什么地方?是不是不够温和?

    做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工作困难了就有很强的抵触心里?这样是不是违反自己要达到的行为准则呢?如果违反,那么一定是我们调用的潜意识在抵制这项工作,尝试调动我们的智慧脑来按照“准则”执行下去把。

    有一本书叫做《赢在管理》,这里的管理重点是说的对工作的管理。然而真正要做好的,何尝不是对自身的管理呢?

    有一年我身体出了问题,不断爆发的是腰椎和颈椎的疼痛。但是当时工作任务繁忙,休假这样的话轻易吐不出口。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影响到工作质量,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我的BOSS于是找我谈了次话:最近怎么啦?是不是心情不好?

    我惭愧的说是身体原因造成的。

    领导来了句:身体状态不是借口,总是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因为身体原因而造成工作不顺利,那就是不对的了。你这样怎么要求你的员工做事情呢?

    回到家里我认真反思自己,原来懒惰思想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影响了自己:有时间不去锻炼,对自己每天的时间规划都没有认真核查,对工作更是没有提出要求。如此下去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于是我也为自己制作了一个表格,列明计划:锻炼多长时间,学习多长时间,写东西要多长时间,陪老婆孩子要多长时间。计划列明了,每天对计划开展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哪一项没有做到,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时间或者计划要不要修订?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周围的同事都说我变了。原来那个冲冲的脾气变得温和多了。

    管理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管理工作。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自己和工作,家庭和社会,其实何尝不是一以贯之的去做呢?方法不会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要管理的对象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lq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