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诗文学家解读人世
【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家庭行乐之法(节选二)·清·李渔

【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家庭行乐之法(节选二)·清·李渔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05:00 被阅读662次

    半暇·得半日清闲,抵十年尘梦

    简集

    | 临砚

    饰心·一 饰心·二 饰心·三 饰心·四

    | 原文

    有好游狭斜者,荡尽家资而不顾,其妻迫于饥寒而求去。临去之日,别换新衣而佐以美饰,居然绝世佳人。其夫抱而泣曰:“吾走尽章台,未尝遇此娇丽。由是观之,匪人之美,衣饰美之也。倘能复留,当为勤俭克家,而置汝金屋。”妻善其言而止。后改荡从善,卒如所云。

    又有人子不孝而为亲所逐者,鞠于他人,越数年而复返,定省承欢,大异畴昔。其父讯之,则曰:“非予不爱其亲,习 久而生厌也。兹复厌所习 见,而以久不睹者为可爱(亲)矣。”众人笑之,而有识者怜之。何也?习 久而厌其亲者,天下皆然,而不能自明其故。此人知之,又能直言无讳,盖可以为善人也。

    此等罕譬曲喻,皆为劝导愚蒙。谁无至性,谁乏良知,而俟予为木铎?但观孺子离家,即生哭泣,岂无至乐之境十倍其家者哉?性在此而不在彼也。人能以孩提之乐境为乐境,则去圣人不远矣。

    | 译文

    半暇

    曾有人喜欢游荡花街柳巷,花光了家财也不顾惜。他妻子迫于饥寒想要离去,临走那天,换上新衣,佩戴了漂亮的首饰,变成了一位绝世佳人。她丈夫抱着她痛哭说:“我走遍了青楼 ,没见过像你这样美丽的女子,可见不是妓院里的女人长得美而是衣服的装扮使她美。如果你能够留下,我会为你勤俭兴家,把你养在金屋里。”妻子听他说得这么好就留下来,那人后来改变浪荡的习惯走上了正路,结果真的像他曾说的一样。

    还有个不孝的儿子被父母驱逐,由别人收养,过了几年又回到自己家,早晚慰问父母,讨父母的欢心,跟以往大不一样。他父亲问他,他说:“不是我不爱父母,相处久了就会厌烦。现在又厌烦了常见面的养父母,就和长时间不见面的你们亲近了。”众人笑话他,但是有见识的人却同情他。为什么?相处久了就会对父母产生厌烦,天下人都是这样,却不能了解到原因。这个人知道,又能够直言不讳,是个可以向善的人。

    这样少见和婉转的比喻,都是为了劝导愚蒙的人。谁没有天性,谁没有良知,还要等我去唤醒人们吗?小孩子只要离开家就会哭泣,难道没有比他家快乐十倍的地方吗?兴趣在家里而不在别处。如果人们能把孩子的快乐看做快乐,离圣人就不远了。

    | 作者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1]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顺治八年(1651),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杭州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2]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 附言 · 品藻 · 评论区

    Loading——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浅斟·半暇·散文

    | 微型诗选 · 《水乡》· 水过河

    半暇

    我的故乡多水

    四面是汗水

    中间是泪水

    | 箴言

    谢谢赏阅!

    半暇·心如素简,人淡如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闲情偶寄·颐养部·家庭行乐之法(节选二)·清·李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pi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