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曾经在书上看到的一段话“在童年,如果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我们会形成一个恐惧的“内在小孩”。
这个恐惧的“内在小孩”一旦形成,轻易不会离开我们。害怕被抛弃、被侵犯、惊恐、敏感……这些都是“内在小孩”的基本特征。通常,这种恐惧被压抑在潜意识里。”
恐惧的“内在小孩”掌管着我们内在隐秘的情绪开关:
一遇到与童年所经历的事情相似的场景,她就会自动变成那个脆弱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6岁小孩,他所有的恐惧都会浮出表面,哪怕现在我们已26、36、46或是56岁。
当一个人随时处在恐惧中时,她是没有能力、也不能享受亲密关系的。她会重复过去不幸的模式。
如果一个女孩安全感缺失,结婚后她往往非常依赖伴侣,无法容忍伴侣的片刻忽视,伴侣的“不陪伴”对她来说是致命事件。
她像一只八爪鱼一样,时刻处于吸附状态,又或者她会离他远远的害怕他走进后伤害自己。
安全感低的人,其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恐惧的内在小孩"与"无法提供保护的内在父母"。这个"内在父母"就是我们真实父母的内化,他们因为现实条件或自身局限,没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保护或温暖的呵护。
你肯定会问,我应该如何面对我的恐惧呢?
当你说出面对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是你开始接纳自己的时候。面对代表这正视,代表着不拒绝,代表着接受曾经的自己,也代表着有更大的动力继续追寻更好的生活。
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慢慢具备安全感呢?同样四步法:
1、找一个没有人的时候,坐在屋里,深呼吸,让自己全身放松,感受那个曾经对生活不满的、恐惧的、感受不到爱的小时候的你自己。
2、对自己说出下面一番话“此时此刻,我完全爱我自己,满怀着爱拥抱我内心的小孩,我愿意接纳并超越我自己,我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能力。
现在,我已经长大,我会精心照顾我内心的小孩,我已经跨越过去的局限和恐惧,我能平和的对待自己和生活。
我能毫无顾虑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也能接受别人对我的爱和呵护,我喜欢自己,我爱我自己,我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3、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下面的内容:你最喜欢的人的特质。写完过后,看看这里面那些是你自己具备的特质,如果你还不具备,那就试着慢慢让自己拥有。写完这个后,接着再写出:你最不喜欢的人的特质。
写完后,对照咱们第一课你写的自己的缺点,看看这些特质里面那些也是你自己所有的。
如果你也具备这样的特质,那你看看你能不能包容自己有这样的缺点。最后,在这张纸上写下你的爱人吸引你的特质,看看他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4、最后,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比如孩子睡着以后,比如你们俩准备睡觉之前,总之不要在对方拿着手机、对方很忙的时候跟他说话。
把他吸引你的特质也就是你认为的他的优点一条一条带着喜悦告诉他,记着,一定要充满感情让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哦。
最后,让我来总结““爱伤”从何而来——你为什么没有安全感”这节课的内容吧。
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安全感的形成与我们的家庭亲密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缺失父爱母爱,不能成为我们阻碍自己拥抱幸福的借口。
成年后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去培养那个充满爱的“内心的小孩”,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暗示以及冥想、分享喜悦等等方法呵护自己,让自己重新获得拥抱幸福的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明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你为什么无法勇敢去爱一个人”。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