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冯老师讲袁枚的《随园食单》,这是一本非常系统的阐述烹饪技术和制作方法的重要著作。冯唐老师推荐读这本书,因为他爸爱做菜,作者文章写得不错。想起这本书我有点印象,去客运集散中心的书店游玩时遇见它,看过一次。因为坐那个舒适的环境看这个感觉轻松,或许能学点做菜或美食方法。了解古人的食物,也挺有趣的。
这本书被冯老师讲后,变得闪闪发光。他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他的思想感悟通过书传达给我们。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或智慧。让读书变得更有意义。
一、推荐读《随园食单》原因:
第一,帮助各位深刻了解美食。我们花在食上的时间多于花在色上的时间,当你年岁变大后,饮食比男女要重要很多。
食物的确对于我们身体很重要。觉得要健康地吃,享受吃在嘴里的每份食物,让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好文笔。古往今来的汉语里,能排进前十。读后极为舒适,即使是说明文,也有文艺,隽永的味道。
第三,这是一本中国少见的讲享乐的书。展开了物质生活肥厚的“翅膀”,在人间愉快地翱翔。
第四,它是很少见地讲退休生活的书。袁枚30多岁弃官不做,去过自己的日子了。袁枚的退休是某种“跨界”,在一个油腻的“官本位”的时代“跨界”退休。
第五,用2万字打败时间的一个经典范本。
二、我们到底吃的是什么?
1.人:最“好吃”的还是人
这里指的是跟谁吃,跟谁怎么吃。我们是吃食物的人,我们的感触来自于人。
最好吃的“食物”还是要跟你最喜欢的人一块去吃。和最烦的人一块吃最好的东西,哪怕这个人整个一顿饭没跟你说话,你还是不开心,这个饭不如不吃。
吃个饭,看看能否吃到一起去,吃饭时心情也很重要,如果不开心,饭也会吃不下,吃了也不香。所以,食物和人的关系很密切。
很多食物,会想起“妈妈的味道”,妈妈做菜的味道,觉得好吃,温暖。我会想念家乡的美食,比如麦饼、米筛爬、大馄饨、粽子等。偶尔也会想小时候吃的嗦粉、面条、南瓜丝饼等,那是在老家的一部分记忆。
不管是自制食物还是买的食物,妈妈或爸爸特别给你准备的,都充满了温暖。
如果一个人烧的一手好菜,也许有致命的吸引力。
烧菜我自愧不如。一直以来家里都是W先生掌厨,他好吃,也有兴趣学习,让菜烧得更好吃。如果一个人能开心地认真地为家人烧一顿饭,那顿饭吃起来会特别香。
2.时间:人是通过“吃”回忆过去的。
吃的是时间,时间也就是记忆。通过“吃”,我们能激发出一些记忆,能够生动地想起以前吃这些类似的东西那时候的所看、所感、所想,你就觉得人生特别丰富。
从小到大,我们是吃着慢慢长大,吃贯穿着我们生活,特别是那一年年的年夜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要珍惜每一次的团聚。
3.风土:“敞开心扉,洗净味蕾,去吃“当地”
吃的是“地方”,吃的是“土壤”,吃的是“风土”。建议大家去一个地方旅行,去吃个当地的菜,喝个当地的啤酒或任何形式的当地酒。
多尝试,放下自己对时间的记忆,对你妈的记忆,对你爸的记忆,对你伙伴的记忆。敞开自己的心扉,洗净味蕾,吃吃当地的东西,不一样并不等于不好吃。试一试,嚼三口,实在吃不了再放下。
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让自己体会生命的丰盛。我想起有几次去海边旅游时,吃了几餐当地海鲜,真的很有特色,很美味,吃得很满足。
4.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隐藏的、没被发掘出来的厨师
冯老师说,我们吃的是“自己”,把自己喂饱的那一点在地球上残存的温暖。因为“食色”是人类最底层的本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过得去的厨师,一个过得去的情人。只要我们把心思放在上面,这件事就可以实现。不会做往往是不愿做,做得好坏是本事问题,能不能做熟是一个态度问题,做不做那更是一个态度问题。
今年的端午,我第一次尝试包了粽子,以前有好几次想学做过,可一直没有行动过。愿意去做了,也能完成,只是形状不太好看,吃是一样好吃。这让我挺有成就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食材:想做出好菜,就要好的食材。
一盘好菜最重要的是好的食材。当地的,时令的,新鲜的。就是食材的重要性。
三、人之大欲,“食色”二字。
食色性也,人类最重要的两个欲望,一是吃,二是性。民以食为天。“食 ”比“色”大。
食“”比“色”更底层。“食”在“色”之前,“食”是前提条件。重视食,吃饭变得相当重要。
由“食”入“色”更稳妥。对于吃饭,可以先安排好,或随遇而安。另外吃饭迟到与否,饮食习惯差异都可能带来影响。
最后,“食”比“色”持续的时间要长很多很多。食欲尽,缘分尽,色欲尽,不一定缘分尽。年龄越老,“食”越比“色”重要,特别是50岁之后,从胃到心的距离要短过从下体到心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