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15天

作者: 向阳花开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2:59 被阅读2次

泉水干枯了,两只鱼未能及时离开,只好靠吞食对方口里的湿气,勉强活着,泉涸则死,江湖可活,与其爱之以必死,不如相忘而独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现在常常从爱情的角度去解读这句话。就像出演《罗马假日》的演员赫本与派克的爱情,两人因剧生情,现实中却不能相守,只能是彼此的灵魂伴侣,彼此的天使,彼此深爱,这份感情反而因为遗憾,所以绝美。

庄子用干涸之泉的游鱼来比喻濒死之人,认为与其在死亡降临之时,苦苦挣扎,不如忘记生时的欢乐,坦然赴死,融化在道之中。

庄子论述了“藏天下于天下”的好处,不管人将东西藏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被偷,但如果把宇宙藏在宇宙中,就没有人能把它偷走了,就像时间会偷走人的生命,但时间却偷不走宇宙一样,如果人可以打破自我与宇宙的界限,与宇宙合二为一,宇宙不灭,人也就不灭,也就是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了。

接着庄子,用了大量的传说来解释道是什么?道没有作为,没有行迹,可以心传而不可以教授,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本。是客观存在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以感受却不可以看到。像豨韦氏、伏羲氏、冯夷、肩唔、黄帝、颛顼、禹强、西王母、彭祖、五伯、傅说等这样的得道之人都有一番大作为,体会到了得道的乐趣。

那么如何得道呢?道对于万物,无时不在有所送,无时不在有所迎,无时不在有所毁,无时不在有所成。女禺说,人要得道,既要有圣人的才质,又要有圣人的道心。要得道必须经历一段艰难的身形修炼的过程。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没有人会避免死亡,如何看待生死呢?把生死看作一体,不为生而喜,也不为死而悲。死亡是所有人都不能逃避的宿命,那不如听从命运的安排,平静的等待它的到来,不为这样的事情畏惧、反抗,而豁达的看待死亡,豁达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利益得失,眼前就是一番新天地。

相关文章

  • 同读《庄子》

    很高兴有开始同读活动了! 从同读《传习录》开始,就爱上了跟着雨馨大组长同读活动,感谢雨馨!感谢同学们!同读《大学》...

  • 同读《庄子》第13天

    子产瞧不起断了脚的申屠嘉,孔子指责叔山无趾的无趾,这说明他们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人的形体之上。申屠嘉反驳说“今子与我...

  • 同读《庄子》第15天

    泉水干枯了,两只鱼未能及时离开,只好靠吞食对方口里的湿气,勉强活着,泉涸则死,江湖可活,与其爱之以必死,不如相忘而...

  • 同读《庄子》第12天

    今天开始学习《庄子•德充符》部分,讨论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吧! 首先是王骀的故事。王骀是一个缺少一只脚的残疾人...

  • 同读《庄子》第14天

    今天学习到《大宗师》部分,感觉不太好懂,静下心来,阅读,领会,感悟,一点点地从庄子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先...

  • 同读《庄子》第17天

    善于处理丧事的孟孙才,面对死亡,即使母亲的死,他也没有眼泪,心中不悲戚,守丧不悲痛。孔子认为他“有骇形而无损心,有...

  • 同读《庄子》第18天

    在《应帝王》的部分,庄子讲了六个寓言故事,来论述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却欢呼雀跃。...

  • 同读《庄子》第16天

    今天学习的部分,继续对死亡进行了探讨。 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心意相通,成...

  • 同读庄子,了悟大道             ——追记“同读庄子”

    追记:同读庄子活动已过去两日有余,还是要文字记录总结一下写作历程及心路磨砺之经过的,没有雨馨同学的组织及二组...

  • 参加同读《庄子》

    雨馨姐和晓星姐的学习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在同学群上看到同读《庄子》活动的介绍,毫不犹豫的扫码进群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庄子》第15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w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