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17天

作者: 向阳花开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22:39 被阅读0次

善于处理丧事的孟孙才,面对死亡,即使母亲的死,他也没有眼泪,心中不悲戚,守丧不悲痛。孔子认为他“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才不知道生,也不知道死,用“顺”来应对不可知的变化,即使母亲去世了,也不觉悲伤。庄子认为人源自万物,又归于万物,生死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不妨把死亡当成是生命的回归。

意而子与许由的对话:许由认为向意而子讲道,相当于让盲人欣赏礼服上的花色,毫无意义。意而子却认为道能还他逍遥自由之身,只要人有向道的心,即使曾经接受过有悖于道的观念,仍然可以领悟道的真谛。

颜回悟道。颜回一次次的悟道,忘掉仁义,忘掉礼乐,然后又坐忘了,这是他由外到内逐渐挣脱束缚,获得精神自由,突破自我,进入了物我不分的境界,与万物同化了。进入这种境界后,可化成任何事物,不受任何拘束。孔子感叹“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让我追随在你身后”。

庄子认为,人由生入死,无非是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不需惊慌,坦然接受就好。跟着庄子学习,学习他对死亡的通达,追求与自然合而为一,实现生命的永恒……我觉得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对未知的未来有了更大的勇气去坦然面对。

人这一生,总是苦乐交织,沉沉浮浮的。我们都不知道要收获多少幸福,又要经历多少痛苦,忙忙碌碌匆匆的活着,我们过得不快乐,自问是不是要求的太多?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聪明好学乖巧听话,却没看到人家父母的付出,把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上;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家老公如何宠溺爱妻,却没看到人家妻子如何等量甚至加倍的力挺老公……有因才有果,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生活中我们改变不了事实,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别人,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简单点,快乐也会多一点。心态若改变,态度、习惯、性格都会跟着改变,最终人生也就会跟着改变。把未来的人生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留遗憾就是成功。

相关文章

  • 同读《庄子》

    很高兴有开始同读活动了! 从同读《传习录》开始,就爱上了跟着雨馨大组长同读活动,感谢雨馨!感谢同学们!同读《大学》...

  • 同读《庄子》第13天

    子产瞧不起断了脚的申屠嘉,孔子指责叔山无趾的无趾,这说明他们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人的形体之上。申屠嘉反驳说“今子与我...

  • 同读《庄子》第15天

    泉水干枯了,两只鱼未能及时离开,只好靠吞食对方口里的湿气,勉强活着,泉涸则死,江湖可活,与其爱之以必死,不如相忘而...

  • 同读《庄子》第12天

    今天开始学习《庄子•德充符》部分,讨论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吧! 首先是王骀的故事。王骀是一个缺少一只脚的残疾人...

  • 同读《庄子》第14天

    今天学习到《大宗师》部分,感觉不太好懂,静下心来,阅读,领会,感悟,一点点地从庄子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先...

  • 同读《庄子》第17天

    善于处理丧事的孟孙才,面对死亡,即使母亲的死,他也没有眼泪,心中不悲戚,守丧不悲痛。孔子认为他“有骇形而无损心,有...

  • 同读《庄子》第18天

    在《应帝王》的部分,庄子讲了六个寓言故事,来论述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却欢呼雀跃。...

  • 同读《庄子》第16天

    今天学习的部分,继续对死亡进行了探讨。 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心意相通,成...

  • 同读庄子,了悟大道             ——追记“同读庄子”

    追记:同读庄子活动已过去两日有余,还是要文字记录总结一下写作历程及心路磨砺之经过的,没有雨馨同学的组织及二组...

  • 参加同读《庄子》

    雨馨姐和晓星姐的学习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在同学群上看到同读《庄子》活动的介绍,毫不犹豫的扫码进群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庄子》第17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dn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