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19:33 被阅读0次

何以为家?何以为家?

这个话题,是这两天才思考的一个话题。

因为冠状病毒,大家都只能家里蹲。对于这样的生活,我是不习惯的。让我在屋里关上一天,我会闷得慌。

所以,我显得有些“不听话”。一会儿去爬山,一会儿又开车回乡下,一会儿还要在街上四处走走,一会儿还要去外面洗头,而且这几天都在兄弟姊妹家吃饭,自然我是没有被关住的那个人。

甚至,有些时候,我并没有戴上口罩。

因为医用口罩,我这等身份的人在现在怎么能买到呢?那日爬山回来,在一巷子口,两个人在交易一大包医用口罩,像极了特务的暗中接头。

网上、喇叭里,都在写着:出门戴好口罩。可是,那种真正起上作用的口罩在哪里呢?为了不被人排斥,我只有买了一个保暖的口罩。而这个口罩戴上之后,最不好的反应是眼镜片上雾气腾腾,很不爽。

好吧,也就凭着它,洗头店也需要戴着,超市需要戴着,戴着就戴着吧。

我不习惯,一上街,那些好吃的早餐店都关门了,我们饿着肚子走了好几条街都未寻见。

我不习惯,平时在一起玩的人都不约了,在家除了睡觉就是睡觉。而最能响应的是孩子们。孩子们叮嘱我们要怎么做。

我不习惯,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出门。人人都像特务,人人也都像嫌疑犯,口罩遮住了大边脸,谁也不认识谁。

我不习惯,是因为这个社会生病了。

大家都在恐慌之中。前几天的朋友圈要么发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要么发祝福新年,这几天的朋友圈要么发冠状病毒相关情况,要么发“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

我呢?朋友圈干净得如同被舔光的碗。

最先听说重庆的重百超市里方便面都没有了,再听说成都的蔬菜都买不到了,然后不断地传来哪里封路了的消息。我半信半疑,后来还是信了大部分。

这社会,走上了不寻常的时候。

社会生病,原因还是因为人生病了。

相关知识看了一些,但还是有些迷糊:因为那症状和感冒并无区别,普通民众怎么能查得出来呢?所以只能找专家确认才可以。

在乡下呆着,好处是饭菜可口,视野开阔,但是没有网络,且离开火塘就会非常的冷,且灰尘特别大。

在县城里呆着,因为家里没有开火做饭,好处是每天都可以和兄弟姊妹一起吃饭,也可以随便走走,但是每天吃三顿饭必须下九楼又上九楼,家里有些冷清。

所以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今天回成都。

那才是自己的家。有网络,有电视,有空间,有自由,也有一堆的书供我阅读。再加之,另外两位大小先生本来就喜欢宅着。

所以,早早起来去买了一些蔬菜,连米和面都买了一些,只是有些遗憾没有在老家带回一些土特产。

历经六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家。一切都很顺畅,平安抵达。小区里也只有几个人在走来走去。

做一次卫生,然后做饭。一家三口的温馨弥漫开来。

何以为家,每个人都自得其乐的时候,那就是家。

家里蹲就家里蹲,上述的不习惯就不存在了。

相关文章

  • 何而为生,何以为家

    幸福不是理所当然、 不幸才是! 这句话是这段时间一直萦绕在脑海的一句话。 上周假期,与同事相约去看电影,原本我们是...

  • 何以为家?何以为家?

    我刚刚看了这部伟大的电影《何以为家》,这个中文名字翻译的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何以为家?哪里才是我的家呢?何...

  • 何以为家vs活以为家?

    最后一幕的真实揭露,让我不再感叹男主角的演技,而是明白他的眼神为什么如此真实而充满故事。 最后一幕的真实揭露,让我...

  • 【家】何以为家

    越来越能理解那句话——“不管你长多大,在爸妈眼里你就是个孩子” 虽然已工作,但是每次回到家,爸爸妈妈还是像以前我读...

  • 大树何家

    半生漂泊回故土,一轮明月照老屋。 物是人非亲不在,山岚呜咽鹧鸪哭!

  • 何家熙

  • 何家娶亲

    01 何家人 从哪里开始说呢,何大吉、何大庆、何小宝是南河镇河下村的三兄弟。那一年三兄弟相继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三兄...

  • 何家大院

    1994年正月十一凌晨何家有一个男婴出生了

  • 何家英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

  • 何家奶奶

    何家奶奶要是活着,今年得有102岁了,不过,她在97岁的时候死了。 她死之前的10年时间里,一直住在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xw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