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作者: 芷水蓝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22:18 被阅读802次

这是一篇分享稿。


1关于读什么书

其实迄今为止,我看的书不算多。但我看得很杂。

简单说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吧。

小时候,很喜欢书,但家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可看。最多就是看作文参考。

后来上初中,在镇上。接触小孩多了,偶尔也会借到一些书来看。这时候才发现,我特别喜欢看小说。

也许女孩子都会喜欢吧。只是我比一般的女孩子更狂热了一些。记得初三的时候,临近中考,每晚熄灯了,别的小孩打着手电筒躲被子里复习功课,我打着手电筒躲被子里看借来的言情小说。

所幸的是后来还是考上了县里的一中。

就是在这里,我才真正开始我的读书生涯。对文学的热爱(或许称不上热爱,因为我后面放弃了)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因为读的是理科,而我理科成绩并不算好,白天的时间基本拿来了追赶物理化学。只有晚上,依然,与初中一样,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筒看小说。

那段时间还是看了一些书的,张爱玲,三毛,韩寒,安妮宝贝,还有一些各式各样的杂志。

后来上了大学,因为大学没考好,心态一下子崩了,很颓废,对读书,再也没有了那时的狂热。我几乎是在看电视剧中度过了大学四年。

再然后,工作了。碰到的第一个老板,就跟我说:多看书,但不要看小说。看小说没用。

于是,我开始疯狂看各种成功学,交际学,礼仪学,提高情商之类的书。

然而其实我对这些其实并无多大的兴趣。看过了,也就看过了,其实并没有吸收什么。

而且成功学的书大多都是些鸡汤,看的时候激情满满,看过了,又回到从前。

后来,有了孩子,开始看一些育儿的,教怎么说话的,怎么与孩子沟通的,也顺带看些与婚姻有关的书。

这些书,也挺有兴趣的。也有蛮多收获。

所以,那天那个小伙伴回答我的问题后,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有了一些看法。

我们看书,还是要看自己喜欢的。看自己喜欢的书,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书,而不是看别人觉得好的书。

因为只有自己喜欢的书才能看得进去,才能有所收获。就像我学生时期,喜欢看小说,看得多了,渐渐就影响了自己的文笔。从小到大,我的作文都是被老师拿来当范文的(当然这是过去式了,后来很多年没看书,那点功底早丢到了爪哇国)。

但是后来,听老板的建议,看些我不喜欢的书,结果却浪费了时间,也一无所获。现在想想,如果我把这些时间拿来继续看我喜欢的小说,现在,我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对我现在的写作有更多的帮助和影响呢?

而且,除了文笔,看小说,也不像那位老板说的,全然无用处。就像我前几天读作家葛亮的《北鸢》,就有很多收获。不说别的,单就文中写的关于战争的部分,就让我对从前那段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弥补了作为一个理科生,历史上的不足。

所以,我的感想是,还是得看自己喜欢的书。买书的时候,尽量试读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而不是单看评论,单看获奖。

评论有可能是刷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别人喜欢,就像那句话说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别人喜欢的,我们不一定喜欢。

甚至获奖也是,别人评出来的,不一定我们喜欢。就像我前段时候看一本小说《繁花》,这是一本获了无数奖的小说。但我翻开的刹那就不喜欢,完全看不下去。硬逼着自己看了几天,跟前面一样,想打瞌睡。结果,看了什么内容全忘了。回头想一想,有这功夫,我不如看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收获也不至于浪费这么多时间。

2怎样读书(读快还是慢)

我觉得这样得因人而异,因书而异。

001先说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喜好各不同,从小生活环境学习经历都不同,造就了看书的喜好也不同。

有些人看书,就喜欢一字一句慢慢品读,而有些人,就喜欢一目十行,快速浏览。

我觉得,都没有问题。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现在市面上很多鼓吹快速阅读的言论,也有很多教我们快速阅读的书,有一本书叫《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就是号召快速阅读的,里面的主角按照老师的要求,33天阅读100本书,而他的老师,一年可以读一千本书。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训练营,就是受这本书的影响,要求我们一天读一本书,十天读十本书,每本书写十条清单。

我本人算是读书比较快的人,也因为是全职妈妈,时间还算是宽裕,但一天读完一本书,还是相当吃力。

那段时间就是为了写清单而写清单,东翻一下西翻一下,看到有点感触的就写。实际书看了跟没看一样。我不知道这样于我们有什么收获。

但后来看了一些号召快速阅读的理论,理解了这种作法。

因为,你看得越快,你就看得越多,看得越多,也就训练你的速度越快。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但有些人就是不习惯读快,就喜欢慢慢读,怎么办?

我觉得,完全不需要焦虑。看得越慢,对书的理解越深刻。其实可以看到很多那些看得快的人看不到的点。

我也曾经参加一个线下的读书会,当时讨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有很认真仔细地看了这本书的朋友,提出很多我不曾注意到的点。

而且,看的书越多,越来越发现,很多相同领域的书,很多观点其实都相似。那如果我们在十本书里看到这个观点,其实跟好好研究其中一本得到的收获是一样的。就像我们高中时做题,有些人就喜欢搞题海战术,而有些人就喜欢研究一个题,然后举一反三。

实在说不出哪种方法更好。看各人喜好吧。

002因书而异

其实快速阅读这个理论应该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因为以前出书难,出书的人少,所以一般质量都比较高,适合慢慢研究。

而现在,因为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达,全民的浮躁,是个人都可以出书。书的质量越来越参差不齐。

那是选择快读还是慢读就要看是什么书了。

那些像快餐一样随意拼凑,赶工一样赶出来的书,就可以快读。像一些鸡汤类的书,或者是因为名气的噱头而出的书。

鸡汤喝喝就好,不见得有多少营养,噱头更是草包,随意翻翻也就得了。

而那些真正经典的好书,却是需要我们慢慢阅读,细细口味的。比如四大名著,尤其是《红楼梦》,有多少名家大人,一辈子都在研究《红楼梦》?

听说有个课叫《蒋勋说红楼梦》,林青霞极力推荐的,不知有没有小伙伴听过?我没听过,很想找机会听一听。

还有《资治通鉴》,这也是一本需要仔细品读的书。听说,毛主席曾在长征途中一直带着这套书,看了不下十七遍。

曾经看过一套解读《资治通鉴》的书,就是前几章,作者解读出了三本书。我就是看这套书开始对《资治通鉴》产生兴趣的(虽然现在才看了没几页)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很多好书,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3读书目的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前看这句话没什么感觉。

但后来看《明朝那些事儿》,对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朱元璋与陈友谅决定胜负的最后一战,陈友谅自以为聪明地造了当世最大的战船,所有船用铁链连在一起。本来这场战役朱元璋是占劣势的,因为他的兵都不识水性,而陈友谅的军人却个个是水上好手。但朱元璋身边有刘伯温,给朱元璋提了火烧的建议。

结果陈友谅的军队因为铁链的原因,无一战船幸免。

这一段很耐人寻味,如果陈友谅曾读过《三国演义》,知道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曾用火烧的方法大败曹操,还会不会用这个计策呢?

说偏激一点,唾手可得的地位,就因为他不读书而失掉了。

其实我们多读一点历史,会发现很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学习前人好的方法,规避前人失败的教训。

鲁迅先生一句话放在这里很合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我们为了写作看书,其实也跟看历史一样。可以学习前人的优秀,规避他们曾掉入的坑。

最近我在参加一个文案的写作,老师就给我们说,写作的人,一年至少是要读50本书的。

以前也听过一节课,就是叶小叶姑娘曾给我们提供的课,其中有个作者的分享记忆深刻,她说,她当初决定日更的时候,就想,就写读书感悟呗,把那些看过的书全部写一遍,还怕做不到日更?

是的,最近有很深的感触,只有多看,才能有多的感悟,才有东西去写。而写得越多,你才能写得越好。

而且在看的过程中,那些作者的文风,笔触,渐渐会融入到我们的风格里去。曾经简书第二的剽悍一只猫给过我们一个建议:找一个你最喜欢的作者,天天看他写的东西,抄,抄着抄着,你就跟他写得像了。

我没试过,但我特别认同这句话。 因为以前曾有过经历,前面也讲过,高中的时候看小说,作文也就写得特别好。

其实这些都是受那些小说作者的影响。看得越多,写的文字就越像他们,文字驾驭能力就越强,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想,这就是我们写作者看书的目的。

书有千千万,选择我们喜欢的,对我们有用的书,至关重要。

祝愿各位都能在书籍的海洋里徜徉出一片天地。在简书上写出自己的一方乐土。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附问答:

001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

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前面的分享里提到过了。相信听过了分享的小伙伴应该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呢,暂时还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的书的时候,可以先多看看,看自己喜欢的,看多了,慢慢就会发现哪些书自己真的吸收了,慢慢自己也就会甄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了。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我觉得有本书叫《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里提到一个THX读书法,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最开始就什么书都读,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比较关注某个点,然后针对这个点去找相应的书读,这就是T;然后针对这个点看不同领域的书,将不同领域的书关于这个点的知识融汇起来,两个T就形成一个H;然后继续这种方法,好几个T融汇起来,就形成了X,这时候基本就是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哈哈。

002想提高写作能力,有没有可实践的书籍推荐?

其实这个问题呢,我自问不太有资格回答,本来今天的分享也都只是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原本没想过要回答问题的。那既然小伙伴提出来了,我推荐几本自己看过觉得挺不错的书给你吧。叶圣陶、夏丏尊《文心》,《七十二堂写作课》叶圣陶《怎样写作》,许荣哲《小说课》多萝西娅·布兰德《成为作家》

003开卷有益怎么解?

哇,这个问题,好犀利。不过其实我在前面的分享里提了一笔,就是关于陈友谅的故事,我对这个故事一直记忆深刻,因为这个故事很好地解释了开卷有益。另外,想反问这位小伙伴一句,认不认同这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如果认同,那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哈哈。

004读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其实跟第三个问题是一样的。不过我还是想说几句,现代社会交通发达,网络发达了,赚钱的门路越来越多,很多不读书的人似乎比读书的人混得要好。曾经我也有过类似的怀疑,读书有什么用啊?读那么多书,也不如人家不如读书的。但后来,我发现不能这样看,我们看到的只是人家不读书,实际人家父母有没有读书我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人家跟的是什么人。也许人家父母读书,言传身教教的东西远比我们靠自己读书来得多,也许人家运气好,跟对了老师,老师随便教一个道理,就可能比我们读几年书懂得得多。那我们能怎么办?我们没有父母教,没有碰到牛人,只能靠自己慢慢读书去摸索啊。就像出生也是一样的,那些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我们怎么去跟人家比?没得比。只能靠自己慢慢读书去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更应该读书。尤其是女人。一个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所以我们读书也是为了影响我们的后代,用我们读书习得的道理教我们孩子,而且一个读书的家庭环境也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也爱上读书。

说到底,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少走弯路,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是我的理解 。

005如何快速高效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如何做高效简明的读书笔记?

这个问题,我真不敢回答。今天这场分享本来只是我自己关于读书的想法。这个问题都升级到了怎么读书了?

推荐几本书吧。讲怎么读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快速阅读术》

其中《快速阅读术》里提到的方法是:先一目十行地浏览,这叫流水式阅读;看到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觉得精彩的部分,用线划下来,叫一行阅读;然后根据自己划的线,写下自己的感触。这些感触,就是整本书给你的收获了。

相关文章

  • 日更/跑步第6天

    文/木子 图/来源于网络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书气淡然,气质...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 一句话令我心动的话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 碎碎念—001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弯路,读过的烂书和爱过的人渣。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反鸡汤六则

    1.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套路,读过的小黄书,和爱过的...

  • 摘抄1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 2019-04-28 《气质论》

    学生的气质亦是学情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

  • 一句话感受一个男人的极致谄媚——第3本《四世同堂·饥荒》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你的语言里,藏着你的气质。你希望培养怎样的气质,就该让自己泡在怎样的语言里。...

  •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 无标题文章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认识的人和读过的书

网友评论

  • fc438a91eaf2:您所说的龙湾战役是在公元1361年呢,而罗贯中的三国则是在1367年始,1371年后才成品,还请您了解清楚历史再传授正确的历史知识。另外谢谢您分享的读书心得与方法,很实用
    fc438a91eaf2:@四维怪叔叔 你好,并不是的:relaxed:
    四维怪居士:大神,你好
    芷水蓝:@Aoimy 不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只是举了一个未明确验证的例子。不好意思,造成误导
  • 537ee7b7fbb3:补充一下,在陈友谅的铁锁战船被焚毁的那会,罗贯中还没写出《三国演义》。没赶上嘛!
    芷水蓝:@千凡书生 :joy:呀,罗贯中是在明初写的,也可能是根据这场战事虚构出来的火烧战船也说不定:joy:疏忽了
  • 不懂安逸的鹿:最近在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芷水蓝:@失眠的徐先生 哈哈,电子书:joy:
    不懂安逸的鹿:不如我们交换看吧
    芷水蓝:@失眠的徐先生 囤了太多书,这本还没看过:joy:
  • 写字对手:顶
    芷水蓝:@写字对手 谢谢:pray:
  • 素年清时:写的很好,加油~~
    芷水蓝:@素年清时 谢谢鼓励:heart:
    芷水蓝:@素年清时 谢谢鼓励:heart:
  • 读旅世界:很赞的分享,关于读书是否有用问题。我觉得如果能够找到一件比读书更值得做的事,那就去做。如何还没有,那就乖乖读书。
    芷水蓝:@Carrie流浪世界 嗯嗯。找不到,乖乖读书:smile:

本文标题: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jr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