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可能完美,追求完美会浪费时间,阻碍进展。
人与人之间相处,期望对方所做之事是完美的,因为,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所以,很多时候当他人所做之事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会采取抱怨指责他人。
可是,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人,完美只存在于理论中,现实生活中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伤害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痛苦。
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他人多一分理解及包容,他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不累。
为什么放不下对他人的评判?
因为执念,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会让人一直坚持,无益的目标给人带来痛苦,有益的目标给人带来愉悦。
心理学家Zeigarnik认为:个体身上天然存在着一种记忆本能,对于那些已经完成的、有了确定结果的事情,我们更容易忘个精光。
而对于一些结果未知、中途被人强行打断的事情,我们往往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这种强调有始有终的内在驱动力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蔡格尼克效应。
因之,一个人在愤怒的情况下,就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例如:争论中会努力找寻他人过去的失误或过错,以期让自己能够在争论中胜出,这样的结局只会让双方都感到痛苦。
———————————————
所以,要想在工作中,评判员工的功与过,就要明白其自己的判断机制,避免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员工的状态。
人只有站得高才会看得远,经历过了才会懂得去包容,学习了才会明白什么是过程。
思考:
你对指责或意见反馈的理解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