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5048/436efff924018884.png)
说到粉丝,也就是用户运营,我们平常关心最多的就是涨粉掉粉了吧。做一次稍微成功的活动,能带来数量可观的粉丝;可这种通过送福利或投票活动来的粉丝,不掉粉是不可能的;所以活动前就要做好掉粉的心理准备,若不采取及时的策略补救,这每日掉粉的速度真赶得上“银河落九天”了。
既然都有这个问题,那么为了控制尽量不掉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规避:
1.尽量送一些符合目标用户需求的商品作为奖品,从源头上减少无效用户的关注;
2.活动结束后不用为了推文而推文,等到有新活动或福利时再推,给用户一个不取关的理由;
3.想要粉丝订阅量不下降太多,需要想办法增加新的粉丝,这样老板心里也会舒服点。
其实粉丝多少不是最终的目标,对企业来说达成最后的交易才是关键,如果活动过程中做好用户购买或充值的路径,引导用户先完成付费,这样在做汇报时就有交易额,新增付费人数,人均客单价等数据,这样即使活动后再掉粉也无所谓了。
对于以产品销售为主的公众号,要么你的产品非常牛,像苹果手机那样,每次发布都能引起一轮亮眼的营销;要么就做好精品软文:结合用户痛点和生活场景做广告,做干货、有趣、反常理的观点文章比较好,文章篇幅要长,排版要精细,让人觉得下工夫了而且能够学到新知识的文章都容易产生转发。形式上也可以做出差异化,(长图、漫画、H5、短视频),只要是让人觉得用心的东西,都是不错的。另外,在内容传播渠道上也可以差异化,为何非要扎堆公众号?现实中有不少写历史文学的自媒体在今日头条获得百万的粉丝关注。
对于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到用户来源的问题,前面我们在讲拉新时有讲过各种渠道,现在再总结3个最基本的途径:咨询同事或创始人;在百度搜索目标用户可能会提的关键词;对手上现有的种子用户做一个调研,看他们经常到哪些平台上活动。
如果你的产品属于低频,比如房地产,健康保险这一类,想做好粉丝留存,用社群策略是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于这波高净值人群可以基于他们的兴趣做社群运营留住他们,比如高尔夫群,足球群,摄影群,徒步群,马拉松群等。
针对内容为主的公众号,早期编辑做内容生产的比例很大(90%);产品真正跑起来达到10万用户之后,才有实现UGC的可能,这时候编辑的工作是做内容审核和内容包装的专题活动策划。
讲完了粉丝的来源、留存和内容,我们再说一下品牌宣传。关于品宣,运营和市场部门都会涉及;但他们的工作又是有区别的,运营是基于产品里的用户属性和原生互动做创意,市场是通过观察行业热点和竞品动态来做创意。
追热点是一种策略,具体的执行建议结合自己的产品定位来选择一个独有的视角去写热点分析文章。
只要定好目标,做出任务分解,找到相应的有效策略,按照我们上面提供的一些方法和规则,粉丝保持在一定增幅的自然增长也不是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