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24分钟的短片。
一位要把所有孩子变成“兔子”的老师,一所要把所有孩子变成“兔子”的学校。“兔子”就是从不捣乱、从不叛逆、从不任性、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好孩子”。
而故事的主人公“皮皮鲁”是一位活泼调皮的孩子,宁死不愿变成兔子。
一开始,他还有好朋友梁果并肩作战。最后,只剩他一个人。
班主任徐老师变本加厉想办法让他变兔子,逼迫和教唆皮皮鲁的爸爸妈妈一定要让皮皮鲁变成兔子。
爸爸妈妈让皮皮鲁天天吃红萝卜以改变他的饮食习性;把他房间的墙刷成红色,以便让他长出红眼睛。在多种方法尝试无果之后,徐老师来到皮皮鲁家中,认为皮爸爸的方法治标不治本,皮皮鲁耳朵太短了,所以才对别人的话毫不在乎,应该让皮皮鲁的耳朵长长才行。怎么样让耳朵长长呢?皮爸爸说他们每天都给皮皮鲁的耳朵按摩,可是不管用啊!灵光乍现、电光火石之间,皮爸爸脱口而出:“药”!
当天晚上,皮爸爸和皮妈妈调好了药,准备第二天放在皮皮鲁的早餐——胡萝卜汁中。聪明的皮皮鲁看穿了爸妈的诡计,于是也使出障眼法,假装喝下胡萝卜汁,再去厕所吐出来,皮皮鲁成功骗过了爸爸妈妈。当天晚上,他给自己装上假耳朵,爸爸妈妈以为是药奏效了,立刻打电话通知徐老师这一“喜讯”。谁想到,第二天,徐老师见到的皮皮鲁还是耳朵短短的皮皮鲁。皮皮鲁的爸爸妈妈赶到学校,面对难以置信的事实,双方争执起来。他们让皮皮鲁去教室外罚站。谁知,在皮皮鲁跑到教室外边的球场上,他遇见了徐老师的女儿——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她说妈妈经常和她讲皮皮鲁,做梦都在想着怎么把皮皮鲁变成兔子,妈妈工作太忙了,没空陪她,很少有空给她讲故事,等她上学了,她一定要第一个变成兔子。
善良的皮皮鲁看着小女孩,眼里泪珠在打转,他开始自责了、愧疚了,他要改变自己的决心,变成兔子了吗?临走时,他对小女孩说到,“你放心,我一定让你妈妈以后天天可以给你讲故事。”
第二天,”兔子“皮皮鲁从家里出门,爸爸妈妈拍手欢呼;到了学校,徐老师和全班同学拍手欢呼。在学校的礼堂前,照相机”咔嚓“记录下又一个”全兔班“。
不屈服的皮皮鲁终究寡不敌众,变成自己讨厌的”怪物兔子“了!?
不,如果是这样,就不是皮皮鲁了!
在短片结尾,皮皮鲁来到一片树林,他取下兔子头罩,看到一条长凳上一位大人在拍着凳子向他示意。他走过去,大人安慰他说,“这只是一个童话”。
镜头切回到皮皮鲁的房间,原来是一场梦。受到惊吓的皮皮鲁环顾房间、四处搜寻,房间的角落里,一只兔子头罩放得整整齐齐,突然,兔子头罩的眼睛活了,眨眼之间,皮皮鲁的房间墙壁瞬间变成了红色。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短片呈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尾。
细细想来,似乎正是这样一个结尾更加耐人寻味。
所有的家长们、所有的老师们,看过这个故事,或许应该慎重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你眼里,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尾?或者,你愿意这个故事是怎样的结尾?
我愿意,这只是一个童话,而不是一部“恐怖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