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科学课是由方瑾老师带来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一段视频——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什么饮料瓶都不灌满呢?为什么热水泡一泡就能拧开很紧的盖子呢?为什么加热后的热气球能飞上天呢?孩子们尝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大多数孩子回答不上,平时知道这些现象,都没有深究,蔡永宝同学说,与今天的"热胀冷缩现象"有关,瓶盖拧开是因为瓶盖受热胀大变松了,他爸爸告诉他的,上次他爸爸就用这种办法拧开了家里的罐头瓶子。方老师告诉孩子们,不知道也没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
液体的热胀冷缩。观察实物,了解温度计。在方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液柱(与玻璃泡相连),玻璃泡(里面装的是红色的煤油)。这是这是煤油温度计。孩子们拿着温度计在手里面,用手接触玻璃泡,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液柱上升,"真的上升了","真神奇","哎,这是怎么回事",松开手,过了一小会儿,液柱下降,孩子们感到好奇,轮流着做着体会。方老师强调做完实验要及时整理回归原位,培养孩子们的遵守规则和整理实验仪器的习惯。温度计里装的是一种液体煤油,煤油受热后体积会胀大,我们称之为"热胀",煤油受后后体积会缩小,我们称之为"冷缩"。生活中有许多液体,都会有这种热胀冷缩的现象,比如: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是水银,受热后体积增大,液柱上升;烧水时,水壶中装的水太满了,烧开时就会从壶嘴中溢出,会把炉火浇灭,这是水受热后体积膨胀的原因;我们平时喝的饮料瓶,装酱油的瓶等他们都不是灌满的的,是因为瓶中的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装的太满了就会把瓶子账破,所以人们为了防止液体的热胀冷缩,平时总会不灌满。很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现象气体的热胀冷缩。方老师引导孩子们回答问题,如果把气球套"空"的塑料瓶上,放在热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取出来之后呢?孩子们争抢的回答,"气球会长大","瘪了"。下面开始轮到孩子们做实验了。在我的指导下蔡永宝同学先做,其他同学配合,事业非常成功,从中体会到了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冷缩后体积缩小,在孩子们的眼中,做出来的实验现象都是神奇的,都非常喜欢去尝试去做,动手做实验对孩子们来说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好玩有趣。孩子们知道了空气等很多字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现象固体的热胀冷缩。孩子们认真观察,老师做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没有准备到圆环和金属的小球、塑料小球。利用其他孩子们做实验的时间,我告诉孩子们,学校院面硬化,待水泥沙浆凝固后,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开一条条空隙,目的就是固体防止热胀冷缩造成损失,水泥凝固后,当温度下降(收冷),体积收缩地面会裂开,所以为了防止热胀冷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定要用切割机切开留有空隙,我领着孩子们观察了学校里面的院面——切割机切开的空隙和裂开的缝隙,让孩子们记住家里院面硬化时也要这样,要告诉家长。孩子们观察其他学校里的孩子们做的实验,方老师告诉孩子们固体的热胀冷缩不太明显,所以借助小圆环才能感受到它。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很多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现象液体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有什么关系呢?物体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因为常见的物体都是有位置组成的,而未来总在那里不断的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与微粒的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是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就增大了,物体就膨胀了,到温度降低,微粒的运动就减慢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就减小了,于是物体就缩小了。
热胀冷缩现象一般性里面包括特殊性。没有绝对,绝大多数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但有个别物体例外的。水在4摄氏度以上时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可是在0度到4摄氏度,遵守"热缩冷胀",在0摄氏度水结成冰,体积变大,因此水在4摄氏度的体积最小,密度得最大,我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反常膨胀。古代的人真聪明——冬天在石头里倒入水,把石头"胀开"开,我告诉孩子们,家长冬天要放掉三轮车水箱里的水,否之会冻破"缸体",防止水的冷张热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科学家也发现了两种金属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铅和铋,孩子们知道了铅字印刷的知识。
热胀冷缩现象留问题,在探索,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想象或解决实际问题。凹陷下去的乒乓球怎么做才能够恢复原样?夏天汽车的轮胎里的气为什么不能冲的太满,否之会爆胎?工人叔叔在修马路的时候,每隔一段就会留下一条缝隙,如果缝隙留得不够大,或者没有留,整个马路就会弓起来(膨胀导致的)。课结束了,孩子们还在激烈的讨论,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热胀冷缩现象科学课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科学探究能力,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课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乐趣,留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