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整齐而静穆,和乐而舒展。
【感悟】
儒家思想讲究慎独。这一观点在《大学》和《中庸》之中都有,比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一章可以说是孔子独处的时候的状态。当时面前没有学生,他本可以在行为上随随便便。但是他仍旧在穿戴上比较整齐,内心安静,神情静默。情绪平和,快乐,心情舒畅。这是需要特别高的修养才能做到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也算是一种慎独的功夫。
【原文】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久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感悟】
在这一章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猜想。
一、孔子在以前有可能梦见过周公,而且不止一次。梦是现实的反应。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在年轻的时候专注于周礼,留心于周公传下的各种古代文明,对周公推崇备至,所以常常梦见周公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他自己感到非常骄傲的事情。
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精力已经衰退,花在周公时代的文化典籍方面的时间精力已经渐渐减少,这样在夜晚的梦境之中,自然就会减少梦见周公的几率。所以他才会感叹自己已经衰老得特别厉害了。这里我们看到孔子一生好学不倦,希望活到老,学到老, 却因为自己力不从心而感到无可奈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