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笑儒,跟我讲起学校发生的或者从书报网络上看来的事总是滔滔不绝,有时真让我听得头大,只想一个人静静,可是又不得不回应。
尤其在有些时候,他讲述的那些事听起来难辨真假,我就会问:“请问这是真实发生的呢?还是你编的?”
这时他往往狡黠地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这两天整理书柜,随手翻开一本绘本——《在森林里》,这是笑儒幼儿园时期我常常读给他的。

本书出版于1944年,作者玛丽·荷·艾斯(Marie Hall Ets)。
1943年,作者的丈夫艾斯博士已与病魔斗争了十年,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年近五十的玛丽·荷·艾斯自己也体弱多病,面对生命之烛将熄的伴侣,她重拾画笔用图画与文字借以慰藉自己的心灵。
当全部画稿终于陆陆续续地完成时,艾斯博士已经离世。
1944年,《在森林里》出版。
1945年,《在森林里》获得凯迪克银奖。
从1944年出版《在森林里》开始,到1985年离世,玛丽·荷·艾斯共创作了二十一本绘本,获得五次凯迪克银奖和一次凯迪克金奖,在美国绘本界颇具影响力。
此书是我看过书评及内容介绍后购买的。刚拿到书时颇有几分踌躇——画面是全黑白的,已经看惯了各种色彩鲜艳、制做精良的绘本的笑儒会喜欢吗?
然而,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果然是经典。
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到森林中去和动物们游戏的故事,语言简洁,富有韵律。


不复杂的情节、黑白的画面、寥寥数语不仅吸引住了几岁的幼童,也感动了成年人的我。
此后这本书的“出镜率”极高,从我读给笑儒听,到亲子共读,再到笑儒能够自主阅读。
现在,笑儒早已能够读十万、二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了,但有时也会重温当年的绘本,每当这时候此书是一是要看的。
今天我又重翻此书,依旧会被书中小男孩与爸爸触动——
书的尾声部分,暗示森林中的游戏是小男孩的幻想或只是一个梦境,而父子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的世界充满幻想,成年人往往为生活所累失去了这种能力,其实我们都曾有过多梦的童年。
那么就让我们象书中的爸爸那样,让幻想世界继续在孩子们的记忆森林中留存、生长,永远滋养他们的心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