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熹外传(25)

朱熹外传(25)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23:38 被阅读0次

一场论战

在陈亮家中碰壁之后,朱熹更是把陈亮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指使党徒,拼命攻击陈亮。

对此,陈亮毫无畏惧,一一予以驳斥。

时隔不久,陈亮从永康到达婺州城,找到朱熹府衙上,要同他再次进行辩论。

朱熹的临时衙门设在一家大地主的厅堂上。他心知陈亮此行来者不善,便正襟危坐,摆出一副学霸架式,先声夺人地教训道:

“同甫老兄口口声声主霸道,讲功利,这是后生辈糊涂,小家子议论,全然不是孔孟气派,简直是同孔孟之道背道而驰,真是不守法度!你知道吗?孔夫子一生以‘克己复礼’为事,他要复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王道盛世。‘克己复礼’是孔圣人的宗旨,讲王道,行仁政,是圣人之道。难道你不畏圣人之言么?古时三尺童子,一提到王霸”尚且感到羞耻哩!”

对朱熹这套复古论调,陈亮早已料道,谈然一笑地回击道:

“你们这些道学先生,总是左一个王道,右一个仁政。其实,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那一个朝代不是王霸并用、义利双行?你们讲三代是王道乐士,事实上何尝有那回事?三代以上并不那么美妙,即使有一点好东西,但因时代不同了,也不可尽以为法,三代以下也决非你所讲的那么坏。如果说秦汉以来都不如三代,那么,为什么会人口繁衍,物产富庶,社会日益兴盛而发展呢?历史的进展决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说到历史进步,朱熹一时无言可对,便转换话题,祭出他的强项“天理”,大谈“存天理、灭人欲”,说什么“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天理、人欲不两立”,而陈亮的抗金主张就是“计功谋利之私”。

陈亮嗬嗬发笑,质问道:

“试问,那一个朝代不讲功利,不讲实事实功?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成)处便是有理。我认为当前最大的政事就是恢复中原,统一国家,实行革新。能实现这个最大的事功,便是有德、有理!”

朱熹一看自己的“义理之说”被曲解成这样,赶紧变换花招,信口雌黄地说道:“汉唐之君,心术不正。汉祖、唐宗无一念不出于人欲。”

陈亮说:“不对!刘邦和李世民在历史上都是有本领的人物,根本不是你们所指的‘无一念不出于人欲’,他们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发展了社会经济文化,这些历史功迹是抹然不了的。至于‘人欲’的事,三代的帝王就那么清?”

朱熹这下被问住了,心想,不能再继续争论下去,便赶紧收场:“算了,算了!同甫老兄,你我犯不着为古人争是非。”

陈亮却得理不让人,继续说道:“朱先生,你心里自然是很明白的。今天我同你的这场争论,并不光是为汉唐争是非。老实说,我之所以要考古今沿革之变,肯定汉、唐文治武功,无非是要学习历史经验,使大宋中兴强盛起来,统一分裂的国家。你天天讲‘义理性命’,谈‘王道仁政',就能够富国强兵、撵走入侵者了吗?大敌当前,道学先生们反而低头拱手,空谈义理,难道是害了麻脾病,连一点知觉痛痒都没有了吗?”

……

朱熹和陈亮的这场论战,是南宋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朱熹外传(25)

    一场论战 在陈亮家中碰壁之后,朱熹更是把陈亮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指使党徒,拼命攻击陈亮。 对此,陈亮毫无畏惧,一一...

  • 朱熹外传(20)

    重修牌坊 次日,盛暑的午后,酷日当空。在城南那座毁了半截的牌坊下,几十名工匠正在忙碌,个个挥汗如雨;两名身挂腰刀的...

  • 朱熹外传(19)

    新官上任 朱熹四十九岁的时候,得了个南康军(州)太守的官儿。手下管辖星子、都昌、建昌三县(今江西所属)。这太守虽然...

  • 朱熹外传(21)

    公堂断案 “嗯,升堂。” 朱熹神秘地一笑,“子澄兄,在此稍坐一时,看看我今天怎样对付这些改嫁的寡妇吧。”说罢,他整...

  • 朱熹外传(17)

    “禀气”之理 朱熹这一套“禀气于天”的谬论,实际上是孔子“受命于天”的翻版。 朱熹自己也认可这种渊源关系:“先圣说...

  • 朱熹外传(16)

    翻修“虹井” 江南的三月,正是繁忙的春耕季节,在敛州婺源城有的一个枯井周围,许多人正在挑土、抬石头,和泥,忙个不停...

  • 朱熹外传(18)

    坟山风波 朱熹到县面里,和张汉提到圆坟山的事。张汉巴不得给朱熹多效点劳,便拍拍自己的胸随说:“好,好,我立刻办!”...

  • 朱熹外传(7)

    传授真经 从延平回到家中,朱熹神气起来了。他自以为学到了“理”,处处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架式,连说话走路,都模仿着圣...

  • 朱熹外传(8)

    喜上奏章 朱熹在崇安城里探准了消息,眼看又有个展示所学的极佳机会,心里痒痒的。他想:自古以来,圣人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 朱熹外传(9)

    进京入对 离别了老儒生,朱熹的心里打起鼓来。从刚才的谈话中,他觉察到皇帝的心已被那些不明义理的大臣搅乱;君心一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外传(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os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