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虹井”
江南的三月,正是繁忙的春耕季节,在敛州婺源城有的一个枯井周围,许多人正在挑土、抬石头,和泥,忙个不停。
一个高个子的农民,突然把扁担往地上一摆,横坐在上面一边擦汗,一边生气地说:“这井多年没有水了,在这大忙季节,把我们征来修建废井,一个钱不给,真是岂有此理!”
“这是个废井?简直胡说八道!快别多嘴了,给我好好干!要是让县太爷知道了,当心你的脑袋!”说话的是县里派来监工的小吏,“县太爷说,为了欢迎朱大人衣锦还乡,大家要好好干,提前完工。”
原来朱熹这时挂上了宣教郎的京官头衔,虽然只是个七品文职的芝麻官,但还有升迁的希望,他在婺源的学生程洵和当地一些豪绅们,就把他吹捧为“天生的圣人”。为了佐证圣人天降,他们编排出一段神话,说朱熹的老家婺源县城南的一口废井里,在朱熹出生的那天,突然冒出象彩虹一样的紫气来,这正是天降贵人的祥瑞之兆。
县令张汉对此深信不疑,他听说朱熹不久要到婺源老家来祭扫祖墓,赶紧亲自下一道命令,要在清明节以前把那口冒彩虹的“虹井”整修一新。
“什么紫气如虹!我在这里住了六、七十年,从来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现在朱熹当了官回来,居然有人造出这些奇谈怪事来!”一个七十来岁的老汉在旁边气愤地说。
“还不是官官相护,你吹我捧,愚弄老百姓!”
这些话传到张汉耳朵里,他想,这些刁民竟然不畏天命,拨弄是非,对抗官府,非得从严查办不可!
不久,朱熹和门徒蔡元定等一行到达婺源。张汉只好把查办的事情暂且搁下,约了十几个官绅陪同朱熹去观看“虹井”,对当年虹井冒气的事大肆吹捧了一番。
朱熹边听边点头,然后捋捋山羊胡子,煞有介事地说:“嗯,是有天命呀!先父出生时,这井冒气如虹,他老人家后来还写了一篇《井铭》。到我出生时,这井又冒紫气。这种祥瑞不就是天命吗?”
张汉长叹了一声,接口说道:“唉!这些年来,异端邪说横行,一些小人不畏天命,竟然对‘虹井’肆意诽谤,本官正准备从严查办。”
朱熹一听,心想:还是以教化为宜,不如趁此机会把我那套“禀气说”宣扬一番。他随即说道:“历史上许多圣人贤士,出生时往往出现许多详瑞、异兆。这样的例子可多着呢!诸位不妨翻翻史书上那些传记。我今天不想谈那些‘紫气'、‘虹气',先说说一种无形的气',也就是人和万物——草木禽兽刚生长出来时,从上天那里禀受得来的气。这就是禀气说。”
朱熹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官绅们目瞪口呆,有点莫名其妙。面对此情此景,朱熹觉察到这不是在书院里给门徒们讲学,对官绅,要说得浅近些,使他们容易领会。于是改变方法。
“你们看,”朱熹用右手指向前面的一片树林:“那些树木,有的高大,有的矮小,那高大的可用来作栋梁,矮小的只能作厕料。这是因为每棵树木没有长出来之前,从老天爷那里禀受到的气就不一样呀!飞禽走兽也是这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能活上几百年,有的只能活几个时辰。人更是这样!有的生下来时禀受得清明之气,从小就聪明,长大了又富又贵,有的生下来时禀受得污浊之气,从小就愚笨,一辈子只配服苦役。这都是禀气不同,能怪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