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熹外传(7)

朱熹外传(7)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4:08 被阅读0次

传授真经

从延平回到家中,朱熹神气起来了。他自以为学到了“理”,处处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架式,连说话走路,都模仿着圣人的风度。

朱熹的好友——五夫里的大财主刘如愚,听说朱熹得到了圣门真传之学,特地登门向他道贺。

朱熹将客人迎进内室。二人倚椅而坐,叙起了别后之情。

谈着谈着,刘如愚诉起苦来:“元晦啊,现在那些泥腿子吵吵嚷嚷,要闹什么‘等贵贱、均贫富”,这不明摆着是要侵犯我们富贵门第,难道我们的财产就这样白白地让他们均了去?”

“没那么容易!”朱熹冷笑一声,“兄弟此次投师学理,已经琢磨出对付他们的办法。、”

“唔”!刘如愚似乎觉得有了指望,两眼放出热切的光芒。

朱熹接着说:“尊卑贵贱乃天理所定,哪能随意改变。农民要等贵贱、均贫富,那都是‘人欲在作怪。只要灭去‘人欲’,保存天理,一切都好办了。所以,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②

“存天理,灭人欲?”刘如愚好象没有完全听懂朱熹的意思,“怎样才能实现呢?”

“这个嘛,”朱熹眨眨眼睛,象传授祖传秘方似的,神秘地对刘如愚说,“这个存天理呀,就是要顺着老天爷的意思办事。你知不知道,人间的皇帝就是天理的化身,代替老天爷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帝就是天理的化身,这话对极啦!你能不能讲得详尽些。”刘如愚赞许地说。

“你想想看,”朱熹说,“皇帝既然是天理的化身,受命于天,谁还敢反对皇帝?只要我们这样一倡导,使人人都忠于皇帝,都照三纲五常去做,在朝作忠臣,在家作孝子,尽忠尽孝,就再也没有人敢造反了。没人造反,不就是没有‘人欲’了吗?”

刘如愚张大着嘴巴,聚精会神地听着。

“谁要是再造反”朱熹又补充一句,“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将他斩尽杀绝!”他把手一劈,摆出个拿刀杀人的架式。

朱熹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经,比他的先师说得更直接,更具操作性。

两人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嚣声。他们连忙立起身来,走出门外。只见几个书生打扮的富家公子,正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件事:

“皇帝下诏书啦!诏求天下有识之士上书献策哩!”

朱熹听到这消息,顿觉喜从天降。他来不及和刘如愚道别,便急急忙忙地向县城赶去,亲自打听一番。

原来,这一年正好是宋孝宗接位当皇帝。其时,金主完颜亮刚死,金朝内政混乱,孝宗心想可以乘此机会喊喊“抗金”和“收复失地”,以便转移人民的视线,平息日益高涨的民间反抗情绪。于是,他装模作样地起用了几个主战派将领,同时,下诏书,要天下有识之士,为国献计献策。

相关文章

  • 朱熹外传(7)

    传授真经 从延平回到家中,朱熹神气起来了。他自以为学到了“理”,处处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架式,连说话走路,都模仿着圣...

  • 朱熹外传(20)

    重修牌坊 次日,盛暑的午后,酷日当空。在城南那座毁了半截的牌坊下,几十名工匠正在忙碌,个个挥汗如雨;两名身挂腰刀的...

  • 朱熹外传(19)

    新官上任 朱熹四十九岁的时候,得了个南康军(州)太守的官儿。手下管辖星子、都昌、建昌三县(今江西所属)。这太守虽然...

  • 朱熹外传(21)

    公堂断案 “嗯,升堂。” 朱熹神秘地一笑,“子澄兄,在此稍坐一时,看看我今天怎样对付这些改嫁的寡妇吧。”说罢,他整...

  • 朱熹外传(17)

    “禀气”之理 朱熹这一套“禀气于天”的谬论,实际上是孔子“受命于天”的翻版。 朱熹自己也认可这种渊源关系:“先圣说...

  • 朱熹外传(16)

    翻修“虹井” 江南的三月,正是繁忙的春耕季节,在敛州婺源城有的一个枯井周围,许多人正在挑土、抬石头,和泥,忙个不停...

  • 朱熹外传(18)

    坟山风波 朱熹到县面里,和张汉提到圆坟山的事。张汉巴不得给朱熹多效点劳,便拍拍自己的胸随说:“好,好,我立刻办!”...

  • 朱熹外传(8)

    喜上奏章 朱熹在崇安城里探准了消息,眼看又有个展示所学的极佳机会,心里痒痒的。他想:自古以来,圣人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 朱熹外传(9)

    进京入对 离别了老儒生,朱熹的心里打起鼓来。从刚才的谈话中,他觉察到皇帝的心已被那些不明义理的大臣搅乱;君心一乱,...

  • 朱熹外传(10)

    攻击王安石 尽管朱燕拚命尊孔,法家思想却深入人心。南宋王朝面临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们迫切要求对外抗击女真贵族的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外传(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ly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