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解脱之道

作者: 向日葵的内核 | 来源:发表于2021-09-28 17:45 被阅读0次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疑惑,而破解这些疑惑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和学会爱,在生活中不断修炼专念。

1.世界上四种真理,它们是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

①痛苦的存在

生、老、病、死是痛苦,悲伤,愤怒,嫉妒,担忧,忧虑,恐惧和哀愁等都是痛苦。与亲爱的人分离是痛苦,与你憎恨的人在一起是痛苦。

对五蕴的执着和欲望又是苦。

五蕴分别是色身,感受,思想,行念,意识。五蕴是无常的,一直变化的。

②痛苦的根源

由于无明,我们无法看到生命的真相,因而往往被困在欲望,嗔怒,嫉妒,伤心,忧愁和恐惧的火焰之中。

③痛苦的破灭

清楚了解生命的真谛,就可以带来一种苦恼的歇止,继而产生平和与喜悦。

④导致痛苦的破灭之道

修炼八正道和专念,留心觉察地生活。

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之所以叫正道,这是因为它不需要我们对苦恼逃避或者抗衡,而是让我们直接面对痛苦。

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觉察之道,而用心专注就是基石。

修习念念专注会使得我们培养定力,而有了定力,就会有正定,我们自然会有正确的觉察力,思想,语言,行为,工作和勤奋。

2.了解与明白

生活得专注留心就是要活在当下的一刻,需要知道自己的身心有什么在发生着,又要同时觉察到身边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

了解与明白才会有容忍和爱产生。当每个人都了解别人时,所有的人都会互相包容,互相爱护。

当有人像你发怒时,我们当然可以对他发怒,但这只会增加痛苦。如何我们修炼觉察力,我们便不会对他发怒。而是把心平定下来,去寻找那个人对你发怒的原因。

经过了解,假如我们发现的,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关,我们一定会愿意承担令他恼怒的责任,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没有错误,我们便可以尝试找出他对我们误会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让他明白我们中午你在的本怀,避免双方痛苦。

3.专念——净身法

细观呼吸来保持专注。

“吸的时候,你要察觉到你在吸人气息;呼的时候,你要察觉到你在呼出气息。在这些练习呼吸的时候,集中你的心念在你的气息上。这样,胡思乱想便会终止,而使你的心投人专注之中。

当你察觉你的呼吸,你便会专注。在专注中,你便不会散乱。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你便证得醒觉。这种醒觉,就是潜藏在每一个众生之内的佛性。

“吸人的气息短, 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吸人短的气息;呼出的气息长,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呼出长的气息。你要全面地察觉每一口气息。

专注地观息可以帮助你得定。有了禅定,你便可以洞察你身体、感受、心和心物的真性。这又称为净身法。”

4.修炼四无量心

①慈爱

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慈爱是无条件地给人欢乐的心量。

②悲心

修习悲心以降伏残忍,悲心是不求回报地替人脱苦的能耐。

③欢喜心

修习欢喜心以降伏怨恨,这是替人家的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喜悦。

④舍心

修习能舍心以降伏偏执,舍心是对一切事物平等开怀地看待。这是,因为那是;那是,因为这是。自我和其他没有分别。不要排斥一样而又追求另一样。

慈、悲、喜、舍都是深奥美妙的心境,它们为四无量心。如我们修习它们,我们一定会成为他人清新的生命力和快乐的泉源。

相关文章

  • 佛法中的解脱之道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疑惑,而破解这些疑惑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和学会爱,在生活中不断修炼专念。 1.世界上四种真理,它们...

  • 要接受出家人的礼拜,那会折损福报

    善导教法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子之外,也具有住持佛法、宏扬佛法的作用,而与佛、法并列...

  • 尊敬出家僧人自己得福报智慧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子之外,也具有住持佛法、宏扬佛法的作用,而与佛、法并列为“三宝”...

  • 佛法究竟讲什么?

    世间法中,人逐名争利,贪欲,慎心,痴迷,傲漫,自卑,堕落,等等诸多烦恼,寻求佛法庇护,解脱,修行参悟佛法真谛,到...

  • 生前、临终、死后:密宗的解脱之道

    生前、临终、死后:密宗的解脱之道 中阴与中阴的类型 解脱就是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往生没有烦恼的佛陀净土。《中阴...

  • 走进佛陀,认识佛法之五:初转法轮

    转自:济群法师 五、初转法轮 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佛陀找到了解脱之道。证道后,佛陀本来不想说法,因为他发现佛法甚...

  • 你比佛祖更重要

    你不懂佛祖不要紧,你懂你自己就行。你不用学那么多佛法,佛法说来说去就是解脱,你自己能解脱那就行了,你要是领悟了解脱...

  • 佛的智慧

    佛無语。 众生问真正的佛法是什么? 佛沉漠, 佛法在时空静止, 没有答案,只是无明中寻求解脱。 世间对与错,得于失...

  • 《八万四千问》

    佛陀说,他无法拭去他人的苦恼,也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解脱。 佛法的究竟目的是获得解脱。佛法的每一个技巧和方法,如果...

  • 解脱之道

    凡人的痛苦是欲望的折磨,智者的痛苦是精神的困顿。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就是走不出精神的困顿。精神的困顿只有更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中的解脱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sr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