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在我看来,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最好的学习应该是因为个人的喜欢或是实际的需要而去学习。获取知识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是就我而言,周围其他人怎么认为呢?其他国家的人呢?
韩国KBS电视台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就很有创意地策划了《Homo Academicus》。他们邀请了四个哈佛大学的学生,一起去不同国家去了解当地的教育。这本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也就来源于此。
当下国内的教育制度,学生和家长普遍的苦大仇深的状态之下,更是需要我们去看一看,世界上的学习,除了疯狂补习班和玩命赛跑之外,还能是个什么样子。
给书中介绍的国家分分类的话,中日韩和印度是东方组,美英法以色列(犹太人)算一组,姑且叫做西方组吧。
东方组:过关斩将式
家人辛苦,孩子也辛苦的成长之路。
印度的JEE(联合入学考试)最难的考试,甚至比哈佛更难。印度的最大的特色是背诵。因为影响印度最大的宗教印度教,他们的神有3.3亿个之多。[惊呆]
韩国的中学生的数学题,竟然哈佛大学的学生都答不出来。大家都知道存在问题,那为什么非要这样学习呢?因为学了这些,以后才能考上好的大学,获得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找到优秀的人结婚。中日其实类似。
日本名校竞争激烈,其他学校都还好。一方面会追求标准化,不出头,不落后。一方面追求名校,从小竞争进名校附属幼儿园。另外遵崇“有钱无罪,无钱有罪”,注重“做好一件小事”,“传承”。
中国的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场面很是壮观。然而最后胜利度江的要么是寻求真理,要么是解放天性。节目组去的是清华,那里的条件之刻苦,学生之勤奋都让他们印象深刻。“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让韩国人感到了威胁。[自觉地走开的me]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出于恐惧——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没有竞争优势,就没有好工作好对象.....
最可惜的是孩子可能只是顺从,只是为了摆脱贫穷和阶层,而没有个人思考地去学习。当学习和未来的生活水平划等号,学习的乐趣就蒸发了。
西方组:探索世界式
因为主动,因为喜欢,因为即时反馈,就不觉得苦。
美国的圆桌会议,法国的哲学思维,这些都很有意思,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牛津大学和以色列的教育方式。
牛津大学为了倡导提问,有着妥妥的高配置。他们的学生从本科生开始,就每人配置导师。大一基本是1v2,大二以后就是1v1谈话。导师直接给学生一个题目,学生写论文,三天后见。再次见面,导师就论文各种提问。
想象一下这个场面,对于学生来说,从开始的头皮发麻,到后面疯狂地查资料,找例证,然后跟导师不断辩论。这些导师可都是很厉害的教授。每一次被问住,带来的学习的动机和热血,还有每一次答对了,带来的成就感,这些即时反馈,自然可以塑造出思维活跃,主动思考的学生出来。他们虽然有讲义式的课程,但是都不是很在意。因为资料网上都有,精英学生自己就学会了。[大写的福气]
他们的传统,七点半晚餐,所有学生正装出席,由服务员负责上菜。就很像哈利波特的学生吃饭的场面。很有仪式感。菜价也不贵,20块人民币左右。重点是他们可以和不同学科的学生互相讨论。
以色列的教育方式,很轻松,也很自由。犹太人被称为智慧的民族,诺贝尔奖,名校占比等等这些让人震惊。特别喜欢犹太人的家庭理念,他们坚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会过多的干涉孩子,而是细致地引导。不是很了解犹太教,但是他们的有些原则很像是圣经里的教导。每周安息日,父亲或者其他男性长辈都会和孩子一对一交谈。
没有高考,所以课堂教学相对东方来说自由得多。他们完全贯彻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在以色列找不到一间安静的教室,所有老师上课都要求大家不断讨论辩论。他们爱学习爱智慧,跟他们从小就开始的辩论有很大的关系。
以色列要求全民在18-20岁服兵役。服役结束后,他们一般工作或者旅行。而军人补贴很高,完全够他们环球旅行一遍。所以他们有这样的时间和资金,行万里路,不断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什么。自我思考、自我决定的自我主导型学习,这就是为什么诺贝尔奖,常春藤名校犹太人占比这么高的原因。
东西方的基本差异
东方 | 西方 | |
---|---|---|
学习方式 | 被动 | 主动 |
学习目的 | 为家人、害怕没有竞争优势 | 为自己 |
重视 | 努力 | 开心 |
育儿方式 | 鞭策 | 赞美鼓励 |
学习过程 | 不断妥协 | 不断争论 |
追求 | 中庸融合 | 与众不同 |
东西方的学习方式不断融合进化,更广阔得交流协作才是未来学习的大道。
写在最后
虽然很多时候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温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对学问的热情追求。知识是很有魅力的,如何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保持获取知识的激情和动力,这个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事情。
自我思考、自我决定的自我主导型学习方式,这才是我们最应该从犹太人那里学习的地方。
这才是最好的学习。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