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范例学习是指通过逐步示范,让学习者学会操作性的程序工作。
范例学习基于观察学习,但又胜于观察学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单纯观察时,自己很难拆分复杂步骤,并且对某些步骤的原因和意义不甚了解,只能依样画葫芦。换一个情境,或者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就被难住了。
在范例学习中,给出的模板需要将复杂行为分解成多个步骤,对预测疑惑的步骤要一一解释。
拿烹饪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看小红书里教人做西红柿牛腩煲时,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将一部分西红柿切细碎,另一部分切大块。因为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所以我从来没有照着做,觉得没什么必要。
但有一次看到一个教学视频,演示的大厨解释地很清楚:切细是要将西红柿彻底融入底汤,切大块是保留西红柿作为主菜的成份,还是能品尝到成块的西红柿。
他这样一解释,我就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动手做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分两种形态切。
范例学习不一定需要真人示范。有时只要列出每个步骤,就可以达到示范的目的。因为步骤中已经包含了示范者的解题思路。
对于初学者,当他听完课内老师的讲解,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可以给他去掉讲解的范例。
以下是有讲解的范例和无讲解的范例。
图1:范例含讲解 图2:范例不含讲解 图3:新的问题图1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演示步骤,右边的文字会讲给学生听。如果要检验孩子是否听懂,可以出示图2。请孩子用自己的语言逐一解释每一步。
最后请孩子用解释图2的思维解出图3。这时可以正真测验出孩子是了解了每一个步骤的来龙去脉,还是仅仅依样画葫芦。
范例学习时,范例的步骤要细化到什么程度是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越是专家越可能简化步骤,因为他已经忘记身为初学者的状态,出现“知识诅咒”的情况。
所谓知识诅咒是指一旦掌握了某一种知识的人,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个知识的人的心理状况,也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
当老师用不可思议的语气抱怨学生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时,学生不必过份自责,很有可能此时老师正处于被知识诅咒中。
知识诅咒的一大表现是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把零碎知识合成“组块”,自动把多个小步骤合成一个步骤。
举个例子。
儿子刚学等式移项的计算时,经常犯错。
老师会觉得很难理解,明明上课讲过,练习做过,但还是经常出错。
后来我发现这类题目之所以出错,是因为老师的范例里面合并了很多步骤,但初学者会很不适应。
简化步骤后来我要求儿子做这类题是不要随意合并步骤,先一步一步都写出来,等完全熟练时,再去合并。
对老手来说,有些步骤是多余的,可写可不写,但对新手来说,每一个步骤都是脚手架,可以协助他很顺利地攀到最高处。
细化步骤这也使我想起经常被小学阶段的家长争议的话题: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
今天,我看了范例学习这个章节,突然有了新的思路。
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师千利修曾说:规则要严守,虽有破有离,但不可忘本。
大师说的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学习的三个阶段:守、破、离。
守是学习的最初阶段,初学者学一个东西,先要打好基础,严守规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自作聪明。
破是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在基础夯实后,视情况随机应变。
离则是学习的高阶状态。开始鼓励创新,展现自我风格,自成一派。
“奥数”对学生来说类似于让其处在“离”的阶段。如果孩子还停留在“守”和“破”的阶段,硬要他进入“离”的阶段,实属勉为其难!
家长不妨对孩子仔细观察,考量评估其学习处于哪一个阶段,再做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