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來蘇集》4月27日誦讀內容

《來蘇集》4月27日誦讀內容

作者: 美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4-22 22:04 被阅读0次

    桃花湯證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本證與真武不同,彼以四肢沉重疼痛,是為有水氣,此使膿血,是為有火氣矣,盍不清火,反用溫補,蓋治下焦水氣,與心下水氣不同法,下焦便膿血,與心下痛,心中煩,亦應異治也,心為離火,而真水居其中,法當隨其勢之潤下,故用苦寒以洩之,坎為水而真火居其中,法當從其性之炎上,故用苦溫以發之,火鬱於下,則剋庚金,火炎於上,則生戊土,五行之理,將來者進,已往者退,土得其令,則火退位矣,水歸其職,腹痛自除,膿自自清,小便自利矣,故制此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又全賴乾薑轉旋,而石脂秔米,得收平成之績也,名桃花者,取春和之義,非徒以色言耳。

    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用〕,乾薑〔一兩〕、秔米〔一升〕。

    [[石脂性濇以固脫,色赤以和血,味甘而酸,甘以補元氣,酸以收逆氣,辛以散邪氣,故以為君,半為塊而半為散,便濁中清者,歸心而入營,濁中濁者,入腸而止利,火曰炎上,又火空則發,得石脂以濇腸,可以遂其炎上之性矣,炎上作苦,佐乾薑之苦溫,以從火化,火鬱則發之也,火亢則不生土,臣以秔米之甘,使大有火生,遂成有用之火,土中火用得宣,則水中火體得位,下陷者上達,妄行歸原,火自升而水自降矣。少陰病,腹痛下利,是坎中陽虛,故真武有附子,桃花用乾薑,不可以小便不利作熱治,真武是引火歸原法,桃花是升陽散火法。坎陽有餘,能出形軀之表而發熱,麻黃附子湯是矣,坎陽不虛,尚能發熱於軀內之上焦,如口燥、舌乾、咽痛、心煩、胸滿、心痛,等證是矣,坎陽不足,不能發熱於腰以上之陽,僅發熱於腰以下之陰,如小便不利,下利便膿血者是矣,此為伏陽屈伏之火,與升陽之火不同。

    少陰病,膿血者可刺。

    [[便膿血,亦是熱入血室所致,刺期門以瀉之,病在少陰而刺厥陰,實則瀉其子也。

    四逆湯證上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為在表,遲為在藏,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藏寒,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裏有真寒矣,仲景凡治虛證,以裏為重,協熱下利,脈微弱者,便用人參,汗後身疼,脈沉遲者,便加人參,此脈遲而利清穀,且不煩不欬,中氣大虛,元氣已脫,但溫不補,何以救逆乎,觀茯苓四逆之煩躁,且以人參,況通脈四逆,豈得無參,是必因本方之脫落而成之耳。此是傷寒證,然脈浮表熱,亦是病發於陽,世所云漏底傷寒也,必其人胃氣本虛,寒邪得以直入脾胃,不犯太少二陽,故無口苦咽乾頭眩項強痛之表證,然全賴此表熱,尚可救其裏寒。

    下利清榖,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裏氣大虛,不能藏精而為陽之守,幸表陽之尚存,得以衛外而為固,攻之更虛其表,汗生於榖,汗出陽亡,藏寒而生滿病也。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

    傷寒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宜四逆湯。

    [[下利是裏寒,身痛是表寒,表宜溫散,裏宜溫補,先救裏者,治其本也。

    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此太陽麻黃湯證,病為在表,脈當浮而反沉,此為逆也,若汗之不差,即身體疼痛不罷,當憑其脈之沉而為在裏矣,陽證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於表,為虛陽,寒反據於裏,是真陰矣,必有裏證伏而未見,藉其表陽之尚存,乘其陰之未發,迎而奪之,庶無吐利厥逆之患,裏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脈有餘,而證不足,則從證,證有餘,而脈不足,則從脈,有餘可假,而不足為真,此仲景心法。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則亡陽,大下則亡陰,陰陽俱虛,故厥冷,但利非清穀,急溫之,陽回而生可望也。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治之失宜,雖大汗出而熱不去,惡寒不止,表未除也,內拘急而下利,裏寒已發,四肢疼而厥冷,表寒又見矣,可知表熱裏寒者,即表寒亡陽者矣。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證,此脈弱而微熱,非相火明矣,內無熱,故小便利,表寒虛,故見厥,是膈上有寒飲,故嘔也,傷寒以陽為主,陽消陰長故難治。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交作,中氣大虛,完穀不化,脈微欲絕,氣血喪亡矣,小便復利而大汗出,是門戶不要,玄府不閉矣,所幸身熱未去,手足不厥,則衛外之陽,諸陽之本猶在,脈尚未絕,有一線之生機,急救其裏,正勝而邪可卻也。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此吐利非清穀汗出不大,而脈不微弱,賴此發熱之表陽,助以四逆而溫裏,尚有可生之望。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若膈上有寒飲者,當溫之,宜四逆湯。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利雖止而惡寒未罷,仍宜四逆,以其脈微為無血,當仍加人參以通之也。

    桃花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本证与真武不同,彼以四肢沉重疼痛,是为有水气,此使脓血,是为有火气矣,盍不清火,反用温补,盖治下焦水气,与心下水气不同法,下焦便脓血,与心下痛,心中烦,亦应异治也,心为离火,而真水居其中,法当随其势之润下,故用苦寒以泄之,坎为水而真火居其中,法当从其性之炎上,故用苦温以发之,火郁于下,则克庚金,火炎于上,则生戊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已往者退,土得其令,则火退位矣,水归其职,腹痛自除,脓自自清,小便自利矣,故制此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又全赖干姜转旋,而石脂秔米,得收平成之绩也,名桃花者,取春和之义,非徒以色言耳。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用〕,干姜〔一两〕、秔米〔一升〕。

    [[石脂性濇以固脱,色赤以和血,味甘而酸,甘以补元气,酸以收逆气,辛以散邪气,故以为君,半为块而半为散,便浊中清者,归心而入营,浊中浊者,入肠而止利,火曰炎上,又火空则发,得石脂以濇肠,可以遂其炎上之性矣,炎上作苦,佐干姜之苦温,以从火化,火郁则发之也,火亢则不生土,臣以秔米之甘,使大有火生,遂成有用之火,土中火用得宣,则水中火体得位,下陷者上达,妄行归原,火自升而水自降矣。少阴病,腹痛下利,是坎中阳虚,故真武有附子,桃花用干姜,不可以小便不利作热治,真武是引火归原法,桃花是升阳散火法。坎阳有余,能出形躯之表而发热,麻黄附子汤是矣,坎阳不虚,尚能发热于躯内之上焦,如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胸满、心痛,等证是矣,坎阳不足,不能发热于腰以上之阳,仅发热于腰以下之阴,如小便不利,下利便脓血者是矣,此为伏阳屈伏之火,与升阳之火不同。

    少阴病,脓血者可刺。

    [[便脓血,亦是热入血室所致,刺期门以泻之,病在少阴而刺厥阴,实则泻其子也。

    四逆汤证上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脉浮为在表,迟为在藏,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藏寒,未经妄下而利清谷,是表为虚热,里有真寒矣,仲景凡治虚证,以里为重,协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疼,脉沉迟者,便加人参,此脉迟而利清谷,且不烦不欬,中气大虚,元气已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烦躁,且以人参,况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因本方之脱落而成之耳。此是伤寒证,然脉浮表热,亦是病发于阳,世所云漏底伤寒也,必其人胃气本虚,寒邪得以直入脾胃,不犯太少二阳,故无口苦咽干头眩项强痛之表证,然全赖此表热,尚可救其里寒。

    下利清榖,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里气大虚,不能藏精而为阳之守,幸表阳之尚存,得以卫外而为固,攻之更虚其表,汗生于榖,汗出阳亡,藏寒而生满病也。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

    伤寒下之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

    [[下利是里寒,身痛是表寒,表宜温散,里宜温补,先救里者,治其本也。

    病发热头疼,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太阳麻黄汤证,病为在表,脉当浮而反沉,此为逆也,若汗之不差,即身体疼痛不罢,当凭其脉之沉而为在里矣,阳证见阴脉,是阳消阴长之兆也,热虽发于表,为虚阳,寒反据于里,是真阴矣,必有里证伏而未见,藉其表阳之尚存,乘其阴之未发,迎而夺之,庶无吐利厥逆之患,里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脉有余,而证不足,则从证,证有余,而脉不足,则从脉,有余可假,而不足为真,此仲景心法。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则亡阳,大下则亡阴,阴阳俱虚,故厥冷,但利非清谷,急温之,阳回而生可望也。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治之失宜,虽大汗出而热不去,恶寒不止,表未除也,内拘急而下利,里寒已发,四肢疼而厥冷,表寒又见矣,可知表热里寒者,即表寒亡阳者矣。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证,此脉弱而微热,非相火明矣,内无热,故小便利,表寒虚,故见厥,是膈上有寒饮,故呕也,伤寒以阳为主,阳消阴长故难治。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利交作,中气大虚,完谷不化,脉微欲绝,气血丧亡矣,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是门户不要,玄府不闭矣,所幸身热未去,手足不厥,则卫外之阳,诸阳之本犹在,脉尚未绝,有一线之生机,急救其里,正胜而邪可却也。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此吐利非清谷汗出不大,而脉不微弱,赖此发热之表阳,助以四逆而温里,尚有可生之望。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若膈上有寒饮者,当温之,宜四逆汤。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利虽止而恶寒未罢,仍宜四逆,以其脉微为无血,当仍加人参以通之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來蘇集》4月27日誦讀內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wu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