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同感共情的第一大障碍:救世主情结。本文聊同感共情的第二大障碍:同病相怜情结。
咨询师在谈话中,过分认同来访者的感受,时常摆出一幅同苦共患,难忘沧桑的架势,让来访者感觉不知是谁在接受咨询。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特点及表现:
角色混淆
第一,角色混淆。咨询师在谈话中,过分追求与来访者经验上的平等,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结果导致你我不分,咨询关系不明确,给人感觉很假或很困惑。
记得很久以前,刚开始做模拟咨询时,那次咨询的议题是,工作焦虑。那段时间我也特别焦虑,还因此手上起了一些泡泡,好像叫什么疹。
于是,在咨询的过程中,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来访说到他的焦虑,我也说到了我的焦虑,开始了抱怨,愤怒,结果变成了他给我做咨询。
现在想起来,感觉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做咨询师,就开始了咨询师的行动,结果很糟糕。其实在咨询开始前,需要先疗愈自己的心,自己心境平和,才能治愈别人。
舍我其谁
第二,舍我其谁。咨询师在谈话中,力图让来访者感到“再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的心结,因为我也曾同样地苦恼过、困惑过(如失恋、破财、丧亲、离婚等)”。
这样做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陷阱。在生命之初,人都是全能自恋的。认为我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当发现外部世界有个和我一样受伤的人时,会异常惊喜。
可能有我的感觉就是全世界的感觉,但实际上不是。就像一次考试,学渣说:没问题,大概是60分。学霸说:没问题,可能是90分。不是一个没问题。
我的观点,我的感受,不是你的。我以为是,不是你以为是,不要觉得烦,就是有些东西,需要弄懂,才能往下走下一步。
一味迎合
第三,一味迎合。咨询师在谈话中,为了使来访者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对他(她)讲的话一味认可,甚至不惜编造出没有的事情来呼应来访者的内心体验。
心理研究院院长岳晓东老师说,来访者的话,就像挤牙膏,自己说出一些,问出一些,真相是一整个牙膏。
咨询师的本事就是,通过经验、常识、智慧判断一整个牙膏是什么样的。根据来访提供的信息,判断事情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怎么呈现的。
来访者的话,是基于他角度的真实,甚至只是感受真实。尤其是幼年的记忆,更是很可能被篡改的,毕竟记忆是灵魂的奴仆,而不是真实的书记官。
编造更是大错特错,坚强只能来自真实,虚幻让我们无力。编出来的,自己会心虚,没底气,而真实真诚是一条无坚不摧的道路。
有时我感觉,咨询师就像和尚,需要出家人不打诳语。需要不断修行,与自己的本能反应作对,直到获得佛陀才有的那种智慧与洞察力。
以己度人
第四,以己度人。咨询师在谈话中,完全接受按照自己曾经有过的挫败、痛苦体验去推测来访者的内心感受,结果导致同感共情失误。
其实在婴儿最初的世界,就是这样。世界是混沌一片的,就像在母体一样。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然后有了分化,妈妈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妈妈的,我和妈妈以外的就是他的。我和妈妈是我与你,你是坏的,我就是好的,你是好的,我就是坏的。
成年后,也可能出现这种状态。以为那个情景下,我的感受,就是那个情景下,你的感受。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同一事件,同一时间,同一人物,感受都可能不同,比如看书,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看,收获就是不同的,更何况,不同人呢。
做心理咨询师,就是需要更严谨,更加中立客观。更好地看到来访,更好地看到自己,更好地看到关系。对自己、他人、世界有更多的洞察和理解,更有人性。
谢谢你的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