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归一而已。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此即理地玄关。
知一,是算学入门功课。无理数什么的,有点扯,是单一进位制的逻辑陷阱。导入虚进制,相关问题才能“止于至善”。
算法,不出阴阳两仪。复变,不出虚实二象。
哲学是“源于希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有区别。它可以用于指导“科学”,用来指导道学、易学,就会捉襟现肘,几乎寸步难行。
一是,哲学史和易学史不对称。
哲学史,满打满算,也就2000来年。而易学史,自伏羲集大成,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
当然论起源,就更早了。
二是,中国的易-道传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有自身独立于西方的,较为完备的认知系统。
讲道,离不开老子的一部《道德经》,道德经用语不多,满打满算不过5000余言,就是这么一篇中等篇幅的《论文》,却征服了全世界。成了仅次于《耶经》的流行读物。
如果说《耶经》的流行,和殖名扩张,息息相关,圣不圣?还有商榷的空间,那么《道德经》的流行,则纯粹是内心的感召。
因为中国政府并没有刻意向外推广《道德经》,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旧时代,也不可能把《道德经》推崇到如此之高的程度。
美国总统就职,会手按《耶经》,这是一种很强的文化心理暗示。也可以说是用无声的语言,宣示了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2000多年以来基本上是儒家主导的。可是儒家的价值观多少有些问题,否则也不可能在近、现代被人逼到死角。
孔子约史,很多涉及道家的内容直接删了。这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也为“独尊儒术”,奠定了作风导向。
道家并不是起源于老子,老子只是集成者。
不要以为老子提个道字,道家之学就从这里开始。这是受概念误导了。老子对道的认知,不是自己临时拍脑瓜想出来的,而是有历史文化传承。
所以道家文化,也叫黄老之学。
宇宙中的暗知识,无边无际,黄老之学,也只是万中挂一。没有知识大道显化不了,但道的可贵,在于知一、守一。
用前人的话讲,叫“握少以知多”。没有这个功夫,大道的门都没入。
“以其所知,知其所未知,是知也。”
西方文化也讲守一,可是不究竟,不懂内外混元、神守一如是怎么回事。量子力学到了这个门口,可依然不知道怎么跨过门槛?
道海良知,都是一的自分维。也可以说,一切都是太一的混沌分形。
每个人,都是一个混沌子,都在内因与外缘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自己的人生心路。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这是中国古人的宇宙生成论。
水:喻流体;太一:昰元流体。
人生,也像流水一样,童年清澈得像山泉,少年欢快得像小河,青、壮年,或许波澜壮阔,却泥沙俱下了。晚年则像入海,去势收拾不住,一切复归于自然。
万象皆流,无物常驻。
所以太一绝学,就是天体运动学。《内经》,讲得相对详细。《老子》,做了原理上的总结。
而天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和算盘珠子,是一致的:
a.余值律:压差致动
b.参照律:平衡乃止
c.大恒律:步天共运
易有大恒,亦名太一。
圆形的算盘,最佳档位,应该是6档。但是我去了一档,目的是和“五运六气”牵强附会。不影响基本运算,原理都是一致的,稍微节省一点材料。
之所以去了一档,是因为6档盘,变化的量元,和猪八戒一样:三十六变。
其实这也是很牛的,可是被猪八戒玩坏了。
天罡术,比七十二变只强不差。可是猪脑子悟性就那样,没有天罡九变的先天资质。
《西游记》,是一部算法书,讲的是天罡、地熬怎么混元归一。这是算学,不是〝玄学”。其实玄学,本来是算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可是玩到后面,越来越不识数,就和算学分家了,成了专门吹牛的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