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好,过滤怨怼才是生活正确的打开方式
今天早晨上班,听了一段书,对作者提出的一个论题有点感触:人们为什么总是牢记生活中的不快而遗忘美好。
有两家人是邻居,其实不仅是邻居,本来在曾爷爷那辈就是两兄弟。他们住在两栋并排的房子里,共同拥有一个大的地坝,后来分家时在地坝中间用砖头砌了一个分界线,这两栋房子的后面是一大片竹林。
某一次,其中一家人因为觉得房子后面的竹子长得太多太密影响了采光,就砍了几丛。另一家不干了,坚持说这几丛竹子在曾爷爷死的时候是分给自己的,对方没有经过允许擅自砍了必须赔钱。结果闹到村委会要求村长断公道。村委会也很熟悉这两家人啦,他们每年总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顼事闹一两次,不是垃圾越过中间线啦,就是鸡啄了对方家里晾在地坝上的谷子等等。
于是村长按惯例把两家人叫到一起调解,双方从砍竹子这件事又牵扯出了无数件陈年旧帐,一桩桩一件件数落,那年那月什么时候发生的记得清清楚楚,反正自己做的事都是因为对方不对才引起的。当时年轻的我是听得头昏脑胀,第一次有一群苍蝇在头顶乱飞的感觉。
等他们说够了,村长说:“你们的事太多了,每年都要扯这些。既然今年你们主要是说竹子的事,就不要扯太多了,竹子究竟属于谁,你们拿出有效证据来?”
申诉方说:“没有书面证据,是曾爷爷死的时候口头说的?”
村长说:“好,那么把当时听到的证人找几个来,当然有利害关系的不算。”
又答:“年代太久找不到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了!”
村长说:“那怎么证明竹子是你的,明明这几丛竹子就在人家的房后,你自己拿皮尺去量一下两座房子的分界线。既然影响了人家的采光砍了也没错呀,过两年不是又长起来啦,砍了的竹子你们两家各自一半进行处理。在一起住了这么久,总是在这些芝麻绿豆的事上扯,就不嫌闹得慌!”就这样,这两家人各自气鼓鼓地走了。
事后,我说村长你好有耐心啊,一听就是几小时还不发火。他们是不是把这种日子当作生活中的乐趣呀,一般人还真觉得过着难受。村长说没办法,一个祖宗教出来的,性格拗得都差不多,家风就是那样了,外人也不好多管。你看我们村就他们家事多,其他人不都是平平顺顺地过日子吗。
后来我想了想,这种人闹的不是当时发生的矛盾本身,而是多年来累积的怨气,你要是问这怨气的源头在那里,谁也说不清了。其实我就不信他们一起住了那么多年,就真的没有美好的记忆吗?为什么总是去记别人的不好与亏欠。这样的人终生困于自己制造的心灵囚笼中不得解脱,而忘记了以一颗宽容、理解的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生活就会美好很多。
2018年8月23日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