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
丰收的季节、转凉爽的时节。
收获稻田里的金黄,是一年的财富;
感悟你的感悟,是一生的财富。
在人生旅程中,有的大步跨越,有的渐行落后。
随你之后,感悟前行的你,就是人生的收获。
祝处暑快乐收获丰!
今日处暑,空气凉爽得刚刚好,雨不大不小、不紧不慢的飘着,也刚刚好。
这样的日子适合讲故事和读书!
先来讲一段儿小故事——诗人米沃什90岁高龄时,仍然坚持写作到深夜。他说:根本不可能活腻的,我还是感到不够。还说:到了这种年纪,我仍然在寻求一种方式、一种语言来形容这个世界。
确实,世界太丰富、太精彩,探索和欣赏它的奥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丰沛的热情。
如此一来“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需求啦。
今天认真拜读了贾平凹的《60年后观我记》,十六条,文字不长,但每一条都如一粒小石子丢进心湖里,泛起阵阵涟漪。
贾平凹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我想,我是能够猜中一二的。一般人大凡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之后,都会开始回望并品味来路。小结半生岁月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经历过的情感纠葛。何况耳顺之后,感慨就会更多,认识也会更深。如大师这样智慧的十六条感慨语句,是应该可以作为年轻人的生活指南滴。
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风俗,打一个喷嚏,旁人就会说谁在想你吗?贾平凹在《记》里是这样写的:“听人说,突然的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念,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啦,心脏已经安于平庸,禁不住惊,禁不住喜”。
——哈哈,字里行间,真的是暴露年龄啦。也只有到了知天命之后的年龄,才会不再去为情啊爱呀恨啊,纠缠不清,也开始尊重心脏的感受,远离大悲大喜如蹦极样的情感跌宕。
人老啦,吃过的盐多,走过的桥多,阅历丰富,识人无数,也就练出了一双辨人辨鬼辨是非的火眼金睛——“自感新添了一种本事,能在人群里认出哪一个是狼变的,哪一个是鬼托生,但不去说破……”。
好一个“但不去说破”,是呀,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不会去“说破”,心里明白就行啦,甚至还能心平气和的与这些神啊鬼呀狼呀一起围炉喝茶,不用说话,看他们各自的表现,其实就是一场精彩的人生戏剧呀。
“花不了多少钱,钱就是纸”,这话在三十而立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听来,可能会很不以为然的。人们在年轻打拼阶段,无疑都会苦于被钱所累(当然富二代除外),每一分钱都在手里攥出了水,才舍得花。每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打到卡上,都已经被精打细算拆分打算。也只有到了知天命之后的年龄,生活底子已经打牢实了,关键是自己对生活的需求也开始减弱了,确实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某种角度上看,钱是一张纸,钱是银行卡上的一个数字,这样的观念,真的希望在年轻时就能够提早理解。
“不再上台站,就不再看风景,不在其位,就不再作声”。这句话如果是一生未曾经历过官场风云的人来讲,是难以真正体味个中滋味的。但“不在其位,就不再作作声”这句话还是非常有提示作用的。
前段时间看到过一个笑话,说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爱买衣服,丈夫很不开心,不断的唠叨,一直闹到要离婚。有天小夫妻回到妻子的娘家。女婿看到丈母娘买了一大堆新衣服回来。他悄声问岳父,岳母已经有很多衣服了,今天还买了这么多,你也不说一说?岳父笑了笑,悄悄告诉他,我说过,我对自己说,不要说。
我不知道,笑话里的那个女婿是否明白了岳父的智慧。好在看官都明白了,有时候少说话比多说话好,尤其是在明白说了也无用的时候,最好对自己说:不要说。
叽叽喳喳的鸟叫惹人喜欢,叽叽喳喳不断说东道西的人,却让人讨厌啊!
佛陀临终,弟子问:“佛在世,吾等以佛为师,佛灭度,大众以何为师?”
佛言:“以戒为师”
这“戒”,不仅是戒行为,也是要戒言论的。
所以还是少说为好。毕竟言多必失嘛。
“每到大年三十夜里,肯定回老家去父母坟头点灯,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对不忘本的最朴素的说法。对已经故去的父母的祭拜,既是对“不忘本”的一种提醒,也是对父母尽孝道的体现。
“大年初一早上,肯定拿出规划来补充,六十五到七十、七十五到八十、九十、一百,哪一年都干啥,哪一月都干啥,越具体越好”。
人们都常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古来稀的年龄的人一般都会有万事休的想法了。哪里还会做什么规划,都是口里高喊着活在当下,甚至有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的。祈求食有味,路能走,健康活着就是最好啦。而唯有像贾平凹这样的大气概的人,才会规划到那么的久远,还具体到干什么,做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贾平凹随即就给了答案,“生命是以有价值而存在的,有那么多的事情往前做,阎王就不来招呼,身体也会只有小病而不至有大病了”。
说到底,还是生命有价值,身体要健康。
这样的目标说高不高,说低却是不低的。
最后,祝福关注文章的您——处暑快乐、收获丰!
网友评论
常常来访哦🌷🌷☕☕
请茶☕☕
送你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