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粒石头,长在人体的不同器官就成为各种各样的结石。不管是胆结石、肾结石,还是输尿管结石,一旦发作起来,那种痛楚用任何言语来形容都显得略微苍白,痛过的人最懂,但也许是他们最不愿回想的一段记忆。
相对于一个体型正常的人类来说,一粒小小的石头真算不了什么。那么点石头颗粒,就算砸在脸上,我相信大部分人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但就是这么点石头颗粒,要是卡在人体器官的关键部位,简直可以要人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指出的:“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不要为事物的外形所迷惑,不要因为他们体型很小就忽略他们的存在和价值,在关键时刻可能会为你带来大大的麻烦,甚至让你功亏一篑。
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细节。常言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再精妙的谋篇布局,再宏伟的战略部署,如果不处理好行动和计划的细节,就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甚至有可能败走麦城。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我的理解就是说成功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累加在一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如果中间的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好出现问题了,如果问题被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成功也许还会到来,但时间可能就要暂缓了;如果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要么就算还能取得成功,但肯定成色不足,更多的一种可能就是无法取得成功。历史上,现实中,因为不注重细节导致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遭遇,经常悔不当初。
广而言之,这也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小人物。小人物平常看起来不起眼,但他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能量有时候却足以改变世界。大家都听说过“荆轲刺秦”的故事,但知道是谁救了秦王吗?公元前227年,强秦先后灭亡韩国和赵国,燕国成了秦军下一个目标,太子丹知道燕兵不可能抵御秦师,于是孤注一掷,想刺杀秦王。刺客荆轲提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来到秦都,经严格检查后,荆轲见到了秦王嬴政,他展开督亢地图,图穷匕首见,毫无防备的秦国君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秦国规定不得带兵器见君王,大臣们只能看着干着急。嬴政急忙绕着柱子跑,腰中宝剑因太长,一时拔不出,就在荆轲快要追上时,秦王侍医夏无且将随身携带的药囊当做武器丢向荆轲,打断了荆轲的行动,得到这片刻时间,嬴政才有拔出长剑的机会,击杀了荆轲。一个小小的侍医,一个下意识的投掷动作,却救了自己的大王,而他的大王在此后的数年间平灭了六国,结束了中国500多年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另外,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中失败之后,在撤退的途中向一个老农问路。而当时老农直接把路指向了——乌江之畔。如果不是这个老农指错了路,就不会耽误项羽的逃跑的时间,项羽就不会被汉军追到,不会被汉军追到就不会败走乌江,不会败走乌江就不会有之后的乌江自刎。这样的话,项羽或许会绝处逢生,历史也许就会被改写。
再往深处讲,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微小的力量。微小的力量经过不断的累积也可以形成磅礴之势,毛主席精辟的概括为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再到成熟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当时的中国属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党派。不要说国内各军阀不重视,就连我党内部有些人都不确定共产党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轻视和疑惑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夺取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再经过71载的不懈奋斗,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到今天有9059.4万党员,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源源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让世界为之惊叹!
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有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要因其小而等闲视之,更重要的是要观其势。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读懂了时代趋势,顺应了时代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