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垓下歌》这是项羽留下的惟一的一首诗 ,《垓下歌》它属于汉诗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29385dd1f2dc9567.jpg)
发现古人对项羽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也是专指项羽。
项羽公元前206年灭秦,他还是义军的盟主,自立西楚项羽,当时他还封刘帮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地。
世事无常,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被围垓下,古称垓下之围,这是项羽凄楚的时候。
当时的氛围是四面楚歌,明明灭灭的灯火阑珊,英雄末路,悲凉之情浓郁难解。
《垓下歌》却是用男女恩爱的柔情走到尽头炫染兵败如山倒的大势已去,给人的感觉就是无尽悲凉逆流成河。
项羽别姬千古绝唱,是不是英雄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独特之处,俗话说:“不是平常人。”
怎么说呢?江山与美人之间自古帝王选择的是江山,江山不常有,美人却是长有 ,这是不变的事实,项羽在《垓下歌》里却是重美人,轻胜败。
因为他此时此刻担心的是他虽然有神勇盖世,但是虞姬的安危才是他无奈的事。
英雄未路,慷慨悲歌,心心念念导致他悲哀的原因是不能保虞姬安危,这才是他英雄生起凄凉的原因。
对这位主宰过千古兴亡的主要人物产生一种新的看法 。
就是在危机时刻,项羽有的却是铁汉柔情,儿女情长,是不是与古人争权夺利的目的结果不同。
他带给世人的震撼仍然是改变不了的,发现这种震撼却是体现在男女恩爱的生死离别,凄凉幽怨在冷风送来的楚歌曲中。
项羽别姬千古唱到今,仍然让人百听不腻,原因是一个“爱”字,体现在项羽的挂念,对红尘知己虞姬的挂念。
项羽被称千古神勇,世上无二,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灭秦的关键一战,奠定了项羽西楚王之位,暴露出项羽的神勇霸气千古无有人能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2db61f6f1c55c1b2.jpg)
“巨鹿之战”项羽只有二十四岁,有志不在年高,项羽千古惟一人, 自有他的无人可替代处。
这短短的诗之所以能流芳后世,不是它的词语有多精妙绝伦,而是一位千古一人的项羽大势已去时的心声是“爱”的心声。
一种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情,运去英雄不自由。
让我今天来想,一个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的人,怎么会有这样子的情意深重,柔情似水,让人听了落泪。
觉得旁观者的我们更应该有的思想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才是这么回事呀。
实质上“项羽别姬”唱到今,听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心里凄然无奈的感觉。
争来争去,成者为王败者寇。覆巢之下无完卵。
田横自刎,五百壮士以身相随,都是败者中仍然心有不屈服,败者悲壮的结果,是主人与下人的“爱”的结果,那是壮志悲情,项羽别姬却是铁汉柔情,夫妻爱的结果。
再残忍的人都有人之常情,无论你是啥人,能力有多高,也就是说人他首先就是个人。
项羽之死让后人看到是神勇,还有就是霸气。
小山一样的尸堆,苍凉的乌江,一人面对的是百万雄师。恰就是显示项羽说的他的神勇,“力拔山兮气盖世。”
英雄未路的尽头,悲壮,凄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惊天地泣鬼神,多少无奈?多少恨意难平?多少不甘?都在手上的剑上了。
项羽败了,败的一人顶天立地,败的让世人不由的为他点赞,乌江的水在呜咽,乌骓骏马被主人送走,一条小船远去苍凉幽怨。
战袍染血被风鼓起,须发飘起,项羽长剑划过脖颈,高大的身躯砸在地上,西楚项羽走完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85931/8285961782cbc745.jpg)
当《垓下歌》响起,人们记住的只是项羽别姬,项羽送马的凄楚一幕,没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有的总是一个“情”字萦绕其中绵绵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