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的匡衡小时候很穷,他却很喜欢读书,白天没办法要干活,所以到晚上才能读书,但是他买不起蜡烛,因为他的邻居有点蜡烛,而他想去借蜡烛,却不知道邻居会不会借,所以他也没有去问这个事,因为他家和邻居就隔着一堵墙,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光透过洞口他就可以读书了。
突然有一天邻居看到墙壁出现一个大洞,就知道是匡衡干的,他对匡衡说:“唉!你喜欢读书这很好,但你为什么把墙壁弄了这么大一个洞?这不是破环吗?这墙要是塌了该怎么办?你要蜡烛直接跟我说不就完事了?“
匡衡顿时哑口无言,他有点后悔地觉得原来这是那么简单的事,邻里之间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是自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二)
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捉迷藏,有一个小伙伴躲在大缸里,结果出不来了,大家都记得满头大汗,情急之中司马光看到有一块大石头,他就赶紧拿起石头把大缸砸了救出小伙伴。
这时大人们赶过来,夸奖司马光很聪明的也有,说说他虽然救了人,但是把缸砸坏了必须赔点钱的也有。观点出现了两极分化。
持赔钱观点的觉得做人要为任何事情负责,哪怕你出于道德救了人,可是出于律法你砸坏了东西,该赔钱还是得赔钱。
持不予追究的说救了人却还要赔钱,那是救人一命,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就算律法那样规定而人是可以改变规定的。
虽然法不能让步于情,也要看当事人犯的错大不大,而且此事是功大于过的。如果帮助别人了还要负责任,那么会让做好事的人心寒,那么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