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泰伯第八白话解释含问题解答

泰伯第八白话解释含问题解答

作者: 荷荷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6:46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论语》为泰伯篇第八第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历史背景】

    殷商时,陕西邠州有一小国,因为受了异族狄人的侵犯,国君古公亶父迁居陕西风翔岐山下,改国号为周。后代周武王伐商纣王而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古公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季历生的孩子名叫昌,是武王的父亲,即周文王。古公见昌与众不同,预料他将能兴周,故希望以季历为继承人,以便再传位给昌。但照理君位应传给长子泰伯,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然泰伯知道父亲心意,在古公生病时,便托辞到南方采药,就偕同次弟仲雍拜别父亲出走,至江南吴地,并顺从当地习俗断发文身,自号句吴,后来成为吴国的始祖。古公过世时,季历遵遗嘱接回泰伯、仲雍,然泰伯、仲雍只愿回来奔丧,不愿接皇位,且言自己已断发纹身,不能再治理国家,于是又偕同仲雍至吴国。季历依古公故去的心意继位为君。后来传位昌为殷商的西伯(南朝西方诸侯之长),昌之子姬发,消灭商纣,统一天下,尊昌为文王。

    【白话解释】

    孔子说:泰伯,他的道德可以说是到了至高处,曾经以天下三度让位给季历。至于三次让国的情形如下,第一次让是为了躲避王位而告别父亲到南方,第二次让是父亲过世,泰伯回来奔丧,但不接受继位,第三次让是季历还是推位给他,泰伯言已在吴越之地,依当地风俗而断发文身,此种形象在中原是受到刑罚之相,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泰伯始终没有显露他让国的痕迹,他保全了父亲的慈爱,又能保全父子兄弟的感情,这种崇高的德行,一般人无从赞叹如此殊胜的至德。

    【章旨】

    孔子推崇泰伯让位的崇高德行。

    大家好,以下论语问题与大家交流。

    1.什么是至德?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至德?

    2.泰伯让位时,周朝只是小诸侯国,应该是“让国”,孔子却说“让天下”,是不是讲错了?

    3.泰伯先登基以后再让位给季历就好,何必要假借采药之名而不回,如此不是不孝?

    4. 民无得而称焉该怎么解释?泰伯做了这么大的善事,怎么会说民无得而称焉?

    谢秋莲:

    泰伯篇寓意丰富,学生浅陋,斗胆试答,以引老师之精彩之论:

    1.什么是至德?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至德?

    答:《孝经》载,孔子告诉弟子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孔子将至孝视为至德要道。又,《论语》和《中庸》,都记录孔子的话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孝的极致是立身行道,这是通达了中道的孝。

    从这个意义上说,尧、舜、文、武、周公,还有孔子本人都可称为至德吧。

    2.泰伯让位时,周朝只是小诸侯国,应该是“让国”,孔子却说“让天下”,是不是讲错了?

    答:虽说泰伯让位时,周还只是一个小诸侯国。但在其侄孙周武王顺民心,伐纣灭殷,周朝立。武王死后,他的弟弟摄政,“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大王(太王)即泰伯父亲古公亶父。如此说来,说是天下并没有错。

    3.泰伯先登基以后再让位给季历就好,何必要假借采药之名而不回,如此不是不孝?

    如果泰伯登基后再让位给季历,以季历之德行,必然不受。而且如此禅让,必有人不服,可能反为子孙后代埋下争端隐患。历史上这种兄弟相让后,后代自难寻兵戎相见争王位的例子太多了。

    泰伯以采药之名不归,表面上是不孝,实际反而是大孝顺。孝顺孝顺,顺的是父母之心意。成全父亲的心意,让周家兴旺,让天下安康,此乃大孝。

    4. 民无得而称焉该怎么解释?泰伯做了这么大的善事,怎么会说民无得而称焉?

    因为泰伯采药不归,甚至断发文身,不继国祚,这些在一般人眼里都是不孝之举。因此一般人无从理解,泰伯这样做其实都是为了扫除弟弟季历继位、再传文王姬昌的障碍,以成全父亲心意和周家大业。所以如果不是圣人孔子点出来,民众就无从知道泰伯举动背后的大善大孝,不但不会称扬泰伯,反而会批评他的不孝。

    时哉老师:孝是通往至德的要道,但孝不是至德。 至德为能证,至道为所证, 道世間道跟出世間道, 二者達到止於至善就是至德, 成就至德的人稱為至聖。 這也是大學的旨趣所在,试問中國哪一位讀書人被稱為至聖?

    感谢老师的提点,以及大家精彩的问答,以下与大家交流:

    1.什么是至德?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至德?

    至德是至圣的内涵,智慧力达到极致,只有孔子可以称至德。而此处孔子以至德赞美泰伯,因为泰伯三让天下,即便是至德之人,在那样的情境也只能做到这样。但泰伯是否真的是至德,则未必然,此处是孔子因他所为而给的一个美称。

    2. 泰伯让位时,周朝只是小诸侯国,应该是“让国”,孔子却说“让天下”,是不是讲错了?

    周朝所以得到天下,都是因为泰伯当时让位的美德所致,因此说三以“天下”让。但泰伯让位时并没有设想周朝未来得天下,只是出于孝行,古公亶父也没有所谓的翦商之志,一切都是纣王倒行逆施,到武王才逼不得已伐纣。

    谢秋莲:

    @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時哉時哉感恩老师传道释惑[抱拳]请教老师,尧舜可以说是具备至德吗?

    唐瑜凌:

    孔子讚堯舜是用最高级的字眼,如同讚嘆泰伯一樣。理由都一樣。但宰我說,吾观孔子遠於堯舜。那是遠遠的超过,不是只有差一级而已,因為那是見地的問題。如颜回的讚: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第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白话解释】

    孔子说:若一味恭敬,行礼却不讲究礼数,反而不合礼,将劳而无功。若一味谨慎,却没有依礼来做准则,则在待人接物、办事上必然流于瞻前顾后,畏惧不前。若一味的勇敢积极,而不知道用礼节制,则必流于盲动、易闯祸,扰乱上下左右的秩序。若对人很直率却没有礼数,则容易当面讥刺他人之非,往往责备人很急切,未给人留余地,令人不堪忍受,就如同绞绳一样,愈绞愈紧,终必绞断。

    总之,孔子认为礼是个人行为的准绳,社会生活的规范。人尽管有种种美德,如果不用礼去加以裁度、节制,很可能产生种种流弊。如此章所讲,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德性,但如果不以礼来节制,过分的恭敬、谨慎,或好勇逞能,不当作而作,心直口快,不当说而说,都将使美德变成弊端。

    【章旨】

    此章明行事悉须礼以为节也,恭、慎、勇、直是美德,但不合于礼,就成劳、葸、乱、绞四蔽。

    第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白话解释】

    曾子病得很严重,自料将要去世,便召他的门弟子来,嘱咐他们说:掀开我的棉被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我平常是那样小心地保护身体,未尝毁伤。《诗经‧小旻》上说:「战兢戒惧,像站在深水岸边,惟恐坠落下去,又像是走在消薄的冰上,惟恐陷入冰下的水里。」我的手脚俱全就是来自战战兢兢,时时刻刻谨慎小心,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损道了,小子们。

    【章旨】

    人的一生偶一不慎,就有失足陷身之危,因而必须戒慎恐惧、临渊履薄。重孝道的曾子以不敢毁伤父母所遗的身体发肤,以全孝道。

    大家好,以下论语泰伯篇第八第四章之问题与大家交流:

    1.平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难道不会精神紧绷,导致焦虑?

    2.深渊与薄冰所比喻的是什么事情?

    3.身体完好就值得表扬吗?许多品行不好的人,临终也身体完好不是吗?

    4.吾知免夫,是指免于身体受伤?还是免于损道?

    5.本章可知曾子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临终?

    苏毅:

    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请老师指正:

    1.平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难道不会精神紧绷,导致焦虑?

    这样的心态是为了防止自己堕落及陷入烦恼之中,这样的心态会让我们轻松自在,反倒是整天被烦恼缠绕,或者堕落,会让人紧张焦虑。

    2.深渊与薄冰所比喻的是什么事情?

    堕落与陷入烦恼

    3.身体完好就值得表扬吗?许多品行不好的人,临终也身体完好不是吗?

    不一定,是要看怎样经营的身体完好,如果只是保养自己身体,不尽五伦,也无可取,或者武人当见危致命时,贪生怕死,保全自身,损伤国家利益,更是不妥,等等。品行不好身体好的,越长命不是越作不好的示范了,如果作恶反倒更有精力,当然也与他本来的天赋及保养身体有关,品行好的人也要学会保养,但不是以损道为代价,或太过惜命。

    4.吾知免夫,是指免于身体受伤?还是免于损道?

    免于损道,否则临终交待大事时,只说免于损伤身体,也没什么特别,与那些只会保养身体的人有何不同。

    5.本章可知曾子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临终?

    坦然,心安,对自己的一生经营很满意,并且把这种心法传给自己的弟子,这是他一生成就的关键。

    时哉老师:

    @蘇毅感谢您精彩的分享,如您所说,战战兢兢不是要人精神紧绷,而是在处事接物时,能懂得观察事物的种种关联性,以及对于未来的影响,这当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是自己胡乱猜疑。如此不但不会焦虑,反而能够开拓视野,趋吉避凶。

    免于身体受伤是小孝,免于损道是大孝。身体完整虽未必代表人格健全,但此处曾子的“启予足,启予手”正是他一生以德行庄严身体的最后展现,《大学》所谓:富润屋,德润身。自此是他这一段因缘最完美的句点。

    郑惠:

    老师学长好,末学试答:

    1.平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难道不会精神紧绷,导致焦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曾子对自己修身的要求,慎独又慎众。他每日三省吾身,是学而所获的充实感,法喜感,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焦虑恐惧,恐怕早已不能坚持,也无后来的传承。

    2.深渊与薄冰所比喻的是什么事情?

    深渊喻失道的堕落与万劫不复,薄冰喻对道的把握、中庸之度的难与慎,过与不及皆不中节

    3.身体完好就值得表扬吗?许多品行不好的人,临终也身体完好不是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完好也是尽孝的一方面,固然值得表扬,但身体完好、健康更是为了更好的修道,没有身体上不适对学习的障碍。品行不好身体完好,或许对父母是个交代,可是品行不好没有立身行道,不但没有显父母,却父母羞耻又何来孝呢?实不足观。不如身残志坚,却又能利人的残疾人。比如板凳妈妈许月华,真是感佩!

    4.吾知免夫,是指免于身体受伤?还是免于损道?

    二者皆有。曾子的大孝之人,孔子单独传授《孝经》,他是谨记在心,不但保全身体,也传承孔门心法,教出子思,于孝于道,对九泉之下的父母、老师都可以有圆满的交代。

    5.本章可知曾子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临终?

    我想曾子应该是坦然、心安,又如负重释,一生无愧疚,放松甚至愉悦的面对临终吧!

    第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

    【经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字词解释】

    笾豆之事:笾豆是古时竹制、木制的食器,祭祀时用以盛装祭品。笾豆之事指祭礼中礼器、行礼等事。

    【人物介绍】

    孟敬子:孟武伯的儿子,为鲁国大夫仲孙氏,名捷。仲孙氏,后改为孟孙氏,为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之一。

    【白话解释】

    曾子有疾病,孟敬子来探问他。曾子主动告诉孟敬子说:鸟将死时,其鸣叫声必然哀切,人将死时,所说的话必是真情流露。所以劝告孟敬子,君子所要注意的事情有三项:一是必须注重容貌,仪容举止端庄,如此待人,就能远离他人的暴戾怠慢。二是正其颜色,对人态度要庄重,如此能令人信实相待。三是说话要适当、清楚,则对方会把你的话听进去,不会违背。至于一般礼仪中一切琐碎的细微末节,诸如祭礼中的礼器行礼等,则自有管理礼仪事务的专执人员负责,不必自己多操心。若能依此三者而行,则身心言语皆合乎礼,能立见其效。

    【章旨】

    此章乃曾子自云临终善言,意在请孟敬子牢记,礼的重要在容貌、颜色、辞气。

    大家好,以下论语泰伯篇第八第五章之问题与大家交流:

    1.曾子临终,为何对弟子们所说的话,跟对孟敬子所说的话不一样,是不是有私心,太分别了?

    2.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都是外相的讲究,这样做人会不会太表面、不真诚?

    3.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为何可以达到远暴慢、近信、远鄙倍的效益?

    4.笾豆之事难道不重要,为何交给有司就好?

    谢秋莲:学生姑答之,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1.曾子临终对弟子们所说与对孟敬子所说,为何不一样?是不是有私心、太分别?

    答:曾子区分对象、分别而答正是其无私无别的表现。龙生九子,其好不同,何况是芸芸众生耶。人们的质地、悟性、性格、身份、地位不同,跟所有人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教诲,其实是害人。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教小朋友,一个班里孩子们的智商、性格等等就有不同,一味地奖励或一味地惩罚,一样地满堂灌,对孩子就是戕害,好的教育就该因材施教。

    曾子的老师孔子就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弟子们问仁、问政等等,因应每个人悟性、性格等等的不同,回答就不一样。世人行事大抵不是“过度”就是“不及”。“苟志于仁,无恶也”,至圣仁心,不会去嫌恶谁,只会根据对方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孔子就是通过因材施教,尽量裁剪求教者往中道去引。

    2.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都是外相的讲究,这样做会不会太表面,不真诚?

    “诚于中,行于外”,心中的诚意会体现在外在的礼上。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正是礼的三个表现,是修身的方法。要修心者必修身,通过礼的讲究,让外在的约束帮助提起戒慎之心。

    3.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为何可以达到远暴慢、近信、远鄙倍的效果?

    动容貌,庄严的仪表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做事有规矩的表现。敬人者人恒敬之,自重而且办事尽心而有条理的人,自然能远离暴慢不敬。

    正颜色,端正身体、以庄重的态度来对人,懂得随喜、随哀,有同理心,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情绪里,这样的人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别人也会对你信实相待。

    出辞气,讲话适当、清楚,才不会让人茫然无从甚至与你背道而驰。

    4.笾豆之事难道不重要,为何交给有司就好?

    笾豆之事,祭器、礼数等的讲究,是祭祀仪式,这些也很重要。但比起修身这个“本”来说,这些是礼的“枝末”问题。作为执政者、领导人,最重要的是风气的营造,而“政者正也”,上位者引领风气必须以身作则,先从自己修生开始。至于祭礼的具体讲究,由专门的人来负责就好。

    第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字词解释】

    校:jiào,报复。

    【白话解释】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愿意问没有才能的人。自己见识多,却问见识少的人。自己很有内涵,表现出来却像一般人,有而自觉如无,实而自觉如虚。自己无故受人侵犯,也不会寻思报复,我已故去的老朋友曾经如此实行。

    【观点】

    曾子此处所称赞的老朋友,就是颜回,说这番话的时候,颜回已过世,所以是昔日的老朋友。颜回能处处请教他人,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张扬自己的功劳。他人对颜回不善,颜回还是善待他人。

    【章旨】

    曾子回忆感称颜渊之谦德。

    大家好,关于论语泰伯篇第八第六章,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会很难做到吗?如何才能做到?

    2.为何要有若无,实若虚?有什么好处?

    3.犯而不校的人是不是很懦弱?孔子不是说以直报怨?

    4.如何知曾子本章说的是颜渊?为何不直接指名道姓呢?

    苏毅:

    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请老师指正:

    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会很难做到吗?如何才能做到?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抱着自己的长处、所知不放,心中带着自己的成见,乃至是错误的知见,不愿意听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带着傲慢与偏见,或者害怕他人看轻自己,如果是这样的心态,不论知道的多,还是知道的少,都难以真心向他人学习的。

    避免以上心态,加上学习有目标,了解学习的好处,有热情,“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有好奇心,乐在其中,自己就比较会虚心向他人请教了。

    2.为何要有若无,实若虚?有什么好处?

    人们往往都喜欢谦虚的人,不喜欢骄傲的人,所以他人乐于教导谦者,自己来讲也容易受教。与他人相处也容易融洽,比较不会成为他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3.犯而不校的人是不是很懦弱?孔子不是说以直报怨?

    犯而不校是在私人上讲,是修养好的体现,心胸宽广,不和他人计较,忍辱功夫的体现。以直报怨是在公事上说,当你有公权力的时候,要秉公办理,不能犯而不校,因为要有是非标准,还有风气的经营。

    4.如何知曾子本章说的是颜渊?为何不直接指名道姓呢?

    因为孔子称赞颜回最为好学,好学的人是能够不耻下问的,这就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证明吧。另外孔子曾称赞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孔子自己和颜回能做到,可见颜回是能够把一身的才能、知见隐藏起来的,这就是有若无,实若虚的证明吧。还有他不二过,就是他也有不了解擅长的地方,可是透过请教学习,弥补不足,下次就不再出错了。还有是不是曾子在临终时曾对他的弟子说,我之所以能有所教导你们,是因为颜回对我曾经的教导,所以他对师兄颜回很了解,也很敬佩,颜回是他心目中的能者,多者,这个不知可否。

    不直接指名道姓,是否因为当时的人都知道所指的是颜回,或者出于人情的考量呢?

    以上拙见还请老师指教![抱拳]

    郑惠:

    老师学长们好,,关于论语泰伯篇第八第六章,末学试回答:

    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会很难做到吗?如何才能做到? 

    “我欲仁,斯仁至矣”,难与不难都在一个“欲”字,有仁心的君子,必有好学之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时,自然虚心请教,不会在乎问的对象是“寡”还是“不能”。比如孔子学无常师,师相橐。

    2.为何要有若无,实若虚?有什么好处?

    一个通达中庸之道、通达形而下智慧的人,他不是故意去表现“有若无,实若虚”,而是在当下情境中内心的选择并表现出了得体的处世之道。这种形象在治世,不露光芒却谦光逼人,让人感觉自然、舒服而又心生敬佩,而在乱世又能保全自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暗中时时不断充实自己。

    3.犯而不校的人是不是很懦弱?孔子不是说以直报怨?

    有仁心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助人、利人,怎么会有心思去报复呢。更何况报复只是以怨报怨,加剧矛盾,君子不可能这么做,哪里想到自己是争一口气还是懦弱。虽然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但都是劝人心存正直,看对什么的人而言,而不是一棒子打死都报怨。

    4.如何知曾子本章说的是颜渊?为何不直接指名道姓呢?

    孔门之下,只有颜回三月不违仁,孔子也赞叹“有颜回者好学”,且不违如愚,屡屡空灵,这些形象都符合曾子如上所描述。而且对曾子学习而言,颜回对自己帮助最大,那种感恩怀念之心,已经潜到记忆深处,不时触景生情也是自然而然的。

    没有指名道姓,因为众生无福,颜回早死,宗圣为扬善不直接提名也罢吧!

    时哉老师:没有直接指名道姓,讲要上所说的理由是如有所的誉必有所试。另外就如您们分析颜淵的种种内涵,正与本章所说相符,这位"昔者吾友",正是那位已经过世的颜淵吧。古注上也都指向他。

    感谢两位精彩分享,获益良多。[玫瑰]

    许海燕:

    诸位老师、学长们,早上好[玫瑰]末学试回答上述问题,请多指正[抱拳]

    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会很难做到吗?如何才能做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做到与否,还须观待能问与所问。

    能问者,若是谦虚好学,又若为了传习,能启发他人、利益团队成长,具有使命感与承担之责,便不难做到。若不具上述意愿,恐难做到。

    而在传习这分,所问者也需有好学之心、需有使命感和承担之责,才可领受问者用心,可以更好地学习,成长。就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此问是礼,却有人不知。

    2.为何要有若无,实若虚?有什么好处?

    “有若无,实若虚”,谦虚好学之人,他能始终保持一种中空状态,以便随时受教。 这样不断精进,于个人的好处太多,最终成就,即上能得形而上之智慧,下能通达各种人情世故。他亦是团队之福,可以更好地和合团队,并以他为典范、榜样,一起学习,共同前进。

    3.犯而不校的人是不是很懦弱?孔子不是说以直报怨?

    校,《讲要》中意为报复,非计较。因而,意思是被人侵犯不报复,而非不计较。若被人冒犯不计较,犹如《了凡四训》中的吕文懿公,没有做到小惩而大戒,则养成了对方的罪恶习性。

    因而还是要计较,但计较也应讲求中道,讲求方法,让对方知过,生羞惭心,能不二过最好。而非报复,去攻击对方。这也是仁心体现。

    以直报怨,讲的是恕道,也不是报复,更多地是在公事上讲。如《讲要》中所说,以直报怨,无过,无不及,合乎中庸之道。

    某种程度上,犯而不校与以直报怨,或也有重叠。

    4.如何知曾子本章说的是颜渊?为何不直接指名道姓呢?

    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而曾子也在生病时说:“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汝哉!”由此可见颜回于孔门众弟子成长的作用之巨,才会让曾子如此感叹。

    为何不直接指名道姓,《讲要》称是学孔子“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那就是“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第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白话解释】

    曾子说:君主在临命终之际,顾念自己的小孩年幼,乃委托可靠的老臣来辅导,这时也必然将国家大事一并拜托此人帮助幼君治理。若此人能承受托孤,又能协助治理国家,在面临国家存亡、个人死生的大事时,不会因为一切利害而改变他的意志,能全始全终,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吗?这样的人不用怀疑,就是君子,此君子不但具有高尚的品德,亦具有优越的办事能力。

    【章旨】

    此章论君子之才德,伊尹、周公、诸葛亮可为典范。

    第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白话解释】

    曾子说:作为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心志,不可以没有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是很重大的,而要完成责任,他的路途是很遥远的。他要把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而这种行仁的责任要一直承担下去,至死方休,行仁之道难道不远吗?

    【章旨】

    士知行仁之道,其道长远,必有毅力与弘大之性,方能坚持到底。

    大家好,以下论语问题与大家交流。

    1、 以仁為己任有什麼任重的?

    2、 世間办企業的也承担幾十個家庭乃至上百個家庭的生计,責任不是也很重嗎?

    3、 有的宗教講生生世世都這麼幹,不是道更遠嗎?

    张绪钦:

    诸位老师、学长们,末学就上述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粗浅认识如下:

    1、以仁为己任,首要得明白何为"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矣。行仁须游于艺,:行仁得有仁心,谈到"仁心”时,末学就很自然地想到父母对子女的那份尽其所能成就他(她)更好的这份心,这份根本用不着去掉"将心比心"、毫无所求、心甘情愿快乐付出的心,应该可称得上是"仁心"了。当然,行仁也要有智慧,要不然就成了“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但对其他人,末学等凡人无法做到:"行仁",更多时候只能努力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恕道。所以也深刻体会了孔子这句话,"子曰: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而孔子的另一句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仁。"也许大多时候只能作为鞭策求学者往道上走。[愉快]

    所以行仁任重,重在得先成就自己才能成就别人,而能成就自己成圣成贤的是少之又少!

    2、世间办企业的在承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家庭生计的同时,也承担着国家税负的重任。在DT时代,独角兽的企业,更是成了国家经济支柱。以上责任只是针对"生意人"而言。但若是"企业家",他的命运已然与国家的命运深深联系在一起,他应该是一个富人更是位仁人,正如老子说的一句话一样,"富贵者赠人以财,仁人者赠人以言。企业家参与、推动、改变、引领着社会变革,当下时代的企业家,不再是单纯的生意人,更不仅仅追求着财务上数字激增,也在践行着"达者兼济天下"之己任,商道"利他"也才是王道。所以企业家的责任也应是任重道远。

    3、"道"是修学达到了至高境界,而这个过程大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如颜回对“道"的赞叹一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而非宗教那样世世代代原地踏步都这么干。[愉快]

    傅茂旭:

    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1.“以仁为己任”所以重,概有三层:一,以利益天下为己任,天下百姓有千千万万,数量既多,性情习惯又各不同,因此,要利益到他们所需的善巧方便便是不计其数,此所以重者一。二,利益天下百姓,不只要让百姓资财有余,更要使他们内心充实,懂得圣贤的内涵,此言程度之深,为所以重者二。三,除了利益天下之外,士还应以传承仁道为己任,将圣人的内涵传诸后世子孙,使他们也能得到利益,此为传承之重,为此以重者三。

    2.士与世俗企业家的不同在于格局与内涵:士之格局不限于自己的家族和企业,而是会考虑到国家的利益,人类的利益,乃至生灵的利益。而士之内涵则不限于资财,而是会考虑到内涵、人格、教育、可否持久、幸福与否等软实力的一面。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学习拥有士的格局与内涵,如子贡。士也可以通过从商利益天下,此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

    3.“生生世世如此”很难讲,儒家很少说一个人死后的事情。况且即使是来世,也会有隔阴之迷,哪能保证生生世世都记得。所以,用这句话表达自己修道或行善的决心大概可以,真是以时间长短来进行实体的比较,说服力恐怕不足。

    苏毅:

    受诸位老师启发,学生也试着回答一下问题,请老师指正:

    1、 以仁為己任有什麼任重的?

    首先仁的心态难以生起,日月都不容易,何况三月。其次出世与入世的能力不易学习,否则怎能称仁呢?再有利他时会遇到种种问题障碍挫折,如果内心没有真正的觉受可以对治克服,时间长了,放弃退转也属正常,不忘初心可不容易,所以说任重道远,如曾子那样坚持到临终才算如释重负吧。

    2、 世間办企業的也承担幾十個家庭乃至上百個家庭的生计,責任不是也很重嗎?

    发展经济办企业改善人民生活,这也是很不错,责任也是很重的。但如果能以圣贤道统为核心思想来经营,在生活富足的同时,使生命在内涵上得到充实,以汉唐、成康、三代、尧舜乃至孔子的大同理念为目标典范,这样会更好,责任也更重。

    3、 有的宗教講生生世世都這麼幹,不是道更遠嗎?

    这样的决心愿望应该学习,但以何种内涵去做,更要清楚,明确方向,坚持到底,才会得到真正的人生出路。

    时哉老师:

    谢谢大家对于泰伯篇第八第九章的精彩讨论,许多观点都很宝贵,以下也与大家交流:

    1、 以仁为己任有什么任重的?

    内心渴望立人达人,对象是所有的人,不是只有自己关心的人,而对所有人的心态就像是母亲对于亲生子女那般无私,内涵上又必须有形而下及形而上的充实,世间上恐怕难有比这个还重的承担。因为沉重,所以难以长远,孔门中也只有颜渊一人能够做到完全的不违仁。

    至于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只观念上的开通,如顿悟那般,能时时想要追求仁心,《讲要》上说,顿悟如眼,张眼即见远处;顿悟之后,必须渐修,渐修如足,须一步一步而行。

    2、 世间办企业的也承担几十个家庭乃至上百个家庭的生计,责任不是也很重吗?

    企业家不妨也具有仁心,但是不是具有仁心,与他企业的大小无关,而是此人是否具备上述的内涵与心量。

    3、 有的宗教讲生生世世都这么干,不是道更远吗?

    雪庐老人说:“生是胡涂人,死后做个明白鬼,有这种事吗?”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知道生的道理,才能明白死后的种种。此生仁心能够相续不违者,试问此不断相续的心识,他的未来岂能限量?孔子曾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所以好好经营此生,以仁为己任,才能真正有长远的未来。

    第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白话解释】

    孔子说:诗是诗人以最纯真性情流露的文采,观览古人的诗,可以鼓舞人的意志,使人兴起向善的心。而学诗,必须同时学礼,学礼方能立身处世,使言行举止合乎节度。学礼之后,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打扫、应对、进退等礼节,都能有所持守,在社会待人接物上,诸如尊卑、亲疏、远近等相待之礼,也都能有所遵循。学诗学礼,犹未完备,还需要学习音乐,音乐可以涵养人的性情,使人达到至善的境地,成为高尚完美的人。

    【章旨】

    诗礼乐是圣人之学的基本修学,是孔门弟子共同学科,也是走入时代必备涵养。

    第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白话解释】

    孔子说:古时明君,以礼乐施政,以礼乐施教,其施政时,可以使人民知道凡事该如何做,但是不能使人民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因为老百姓可以听从国家的政治、教育,但是政治、教育的内涵百姓是无法知道的。

    举例而言:教农民如何使用耕耘机,如何施肥料,这都是普通人民可以照着做的,但却不可能使他们都知道耕耘机的构造原理,或肥料的化学成分及制造方法。因为知有浅近高深之分,一般民众只要浅近的知,知而能行即可。甚至不知亦能行。

    【章旨】

    此章言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也,此章亦是知难行易学识的依据。

    @時哉時哉 早安!

    末学在分享的群组有收到以下二个题问,請教於老師,谢谢!

    (一) 这样标点,是不是更好?

    比较不愚民政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二),人民可使使唤/使用, 就让他去做; 人民不可使唤/使用,就教导他,让他了解.....。

    @Tang Lik Koh谢谢您的提问,依着您的问题,也提出下列问题跟大家请教:

    1.从本章可知孔子其实是怀抱着愚民政策的思想?

    2. 民可使, 由之; 不可使,知之。如此更符合本章的意旨,因为孔子不可能是愚民思想。

    3.今日之下各国政府都会将所要推展的政策,透过媒体等方法向大众做说明,所以人民是可以知之的,不是吗?

    若此亦可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會有別義產生;所以,不斷句,一氣呵成,較佳。

    末学也有些看法:

    孔子崇尚王道政策,以内聖外王的精神利民化民,所以末学認为孔子的这句話没有愚民的意思。

    如《論語講要》之義,禮樂的内涵不是那么容易明白的。

    所以,不断句,一句呵成,是对的。

    时哉老师:

    是,礼乐内涵不是那么容易明白。即便天子,有位无德也无法作礼乐,如《讲要》所述,礼乐通达大道的义理,更是难以言说。若要全天下百姓知之方能推行,那将无政令可以推广。许多良善习俗的缘由、五伦之间礼上的意义,百姓虽不知,由之仍获其益。例如农夫不必懂得如何制作耕耘机,但是可以享受使用耕耘机的好处。

    再说今日各国的政治,不也是透过代议制度来行使人民的参政权,各国议会一年之中要审议的法案多如牛毛、专业度之深、所涉的广度之广,如何能够等百姓知之才进行呢?

    所以本章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可”是指没有办法,但不代表在位者可以罔顾人民福利,也不妨碍政府努力将好的政策方向为民众作倡导,与人民作沟通,提高人民的配合意愿。身为代表人民的参政者,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为牟人民的福利,孔子也都是这样教导他为政的弟子们。

    第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若有人好勇争胜,又怨恨自己贫苦,则易生乱。若有人厌恶不仁的人太甚,使不仁之人无地容身,也容易制造祸乱。

    【章旨】

    小人作乱往往演变为世间大祸。在位的君子主持治道,防祸之端在善体人性,对待不仁之人,不必厌恶他们太过分,进而长期以道德感化,即使他们不能自新,也不敢为非作歹。

    学生试答今日问题,请老师们指正:

    1.好勇疾贫想尽办法脱困不也是很多企业家成功的秘密吗?

    答:急于脱贫、急着赚钱的心态是可以推动企业的行动,但这种急切之心很可能导致乱作为,无所不用其极去赚钱,结果很可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即使侥幸得逞于一时,也难以长久,须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实践中也不乏那些不法暴富一时最后却忽喇喇似大厦倾。

    2.人而不仁要怎么面对,才是最好的面对,论语中有什么例子吗?

    善人自当亲近,恶人自当敬而远之。敬而远之才是对不仁之人最好的面对,如此则于己能避免深处险境,于人则给其留改过向善的机会。论语中孔子遇到小人阳货,“顺辞免害”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此外论语中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说明晏子也是深谙交往之道的高人。

    第十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白话解释】

    孔子说:如果有人像周公那样多才多艺、办事完美,却因此恃才而傲,并吝于财物,或吝于提携人才,或吝于救助他人于患难之中,则纵使此人还有其他才能长处,亦不值得一观。

    【章旨】

    此章或戒高位者即便如周公般有能力与才艺,也要学习周公谦德,切勿骄吝。

    第十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字词解释】

    谷:俸禄。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求学三年,而不在乎求俸禄,这样的人不易得。

    第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字词解释】

    见:音同“现”,出仕为官。

    【白话解释】

    孔子说:深信古代经典所诠释义理,是文化的核心,是人生的出路,所以要好好学习,并坚守经典诠释的正道,至死不变。而好学、守正道要有安定的环境,所以不可以进入政治不上轨道有动乱危机的国家,也不可以居住于已经发生弒君弒父之乱的国家,否则不但妨碍学习,还有可能受到池鱼之殃。遇有道之邦,可以行道传道,则可出现为官办政治,以利道的推展。假使天下国家都无道,那就不要出现,归隐反而有利。若国家有道,而我贫贱,可见我对国家没有功劳,是很可耻之事。若国家无道,而我富贵,此富贵是与小人同流合污,逢迎君主而得来,也很可耻。

    【章旨】

    此章勉人以学道为主,同时提示学者,无论求道行道,都要知道时宜。

    第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不在这个地位,就不要管这个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职权。

    【章旨】

    此章戒人侵犯他人的职权,即《易经》所谓“君子思不出其位”。

    第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字词解释】

    乱:乐曲终了,所有乐器的合奏。

    【人物介绍】

    师挚:鲁太师,是管理音乐的长官,名挚。凡是大祭祀,或其他重要典礼,开始时,都由太师率领学音乐的瞽人登堂唱歌。

    【白话解释】

    孔子说:鲁太师挚率领瞽人登堂唱歌开始,到典礼完成,歌、笙、瑟等全部合奏,所奏的辞谱就是《诗经》里的〈关雎〉、〈葛蕈〉、〈卷耳〉、〈鹊巢〉、〈采蘩〉、〈采苹〉六篇。孔子听到师挚乐团唱歌奏乐,自始自终,满耳朵都洋溢着优美的声音,赞叹洋洋乎,即是大饱耳福,如今人赞叹的绕梁三尺。

    【章旨】

    此章美正乐之音也。

    老师、学长,末学试着回答。

    1、为何这些雅乐听起来都想睡觉?

        并非雅乐会让人睡觉,而在于听者的境界是否能听出雅乐的美和内涵。如孔子就是个会欣赏音乐的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从韶乐中听出舜王的德业,浑然忘我,荡气回肠。甚至可以和乐师讨论乐理,什么是好的音乐——“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纵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如这一章“洋洋乎盈耳哉”,孔子自始自终都感觉非常美,绕梁三日。雅乐“哀而不淫,乐而不伤”,中正和平,能陶冶情操,教化于民。与雅乐相反的是“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喬志。”这四种都是淫于色而害于德。若是听雅乐想睡觉,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了,这几种乐,现在的心境是属于哪一种,然后再来对治修行。

        以上是末学的浅见,有不对的地方,请老师学长指教。

    第十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字词解释】

    侗:音“通”,愚的意思。

    愿:音“院”,谨慎。

    悾悾:音“空”,看起来很老实。

    【白话解释】

    孔子说:爽直的人看似正直,表里如一,但却心怀鬼胎,此等小人必危害人群。无知者多谨慎,此乃常情,如果愚昧无知,又不谨慎诚恳,虽愚却好自以为是,就容易坏事。胸中无见识的人,多半言行信实,此为常情,若胸中无见识,长得诚实可靠的样子,却不讲信用、行诈欺,让人难以相信。以上这三种人,都是违反常情的人,难以教化,我不了解他们。

    【章旨】

    此章孔子所述三种人已非无心之失,而是有为恶之质的小人,孔子不知道他们能否立世。

    第十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白话解释】

    孔子说:才刚求学就好像赶不上他人,想急起直追,如此必会发愤学习,以求赶上他人。不只求赶上今人,进而求赶上古人的学问道德。一旦赶上了,有所得了,还恐怕失去既得的学问,所以必不断地复习所学,犹如得了一宝贵之物恐怕遗失。

    【章旨】

    此章劝学须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以作抛砖引玉。

    论语泰伯篇第八第十八章

    1.学如不及,好像追人有追不及的感觉,孔子以此来比喻学习,是不是鼓励我们竞争?竞争难道不会带来后患吗?

    孔门也是赞同较量的,孔子曾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再有子贡曾问老师,师与商也孰贤,在德学、才艺上的学习是要比较的,只是其争也君子,不会如庞涓之于孙膑那样,嫉害同门。另外所争的是德学才艺,而非名利地位,前者不但争起来没过患,反倒有功德,使大家都努力向学,后者争起来自然就有过患了,使人际关系变差,风气变坏,功利主义盛行。

    2.学如不及,所以学习输给人的时候会忧惧、会忌妒,这样不就无法快乐学习?而且忌妒心也不好,不是吗?

    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曾子也战战兢兢,如此学习而不如人有忧惧是好事,至于忌妒是消极情绪,应该去掉,改成见贤思齐为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习到新的道理而感到快乐是好的,但如果因此沾沾自喜,满足现状,这样的快乐不足称道,所以与人比较切磋时,发现自己所学所知有限,那种自以为是的快乐消失,代之以的是对更好的道理追求的快乐。对道理体悟的快乐与追求道理的快乐都是不错的。

    3.今日的应试教育比较分数,正是善于利用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道理?

    应试教育本身就只是对某一学科或者领域比较容易量化的部分的教育,分数又只是对部分所学内容检测的反馈,并不能完全代表对一个学科的掌握情况,对所学掌握的情况,但从应试分数中也可以反映一定问题,与其比较分数不如引导为比较听课专注力、观察问题细腻度、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所学不要只停留在考试所需层次,也成为自己发展各项能力的促进因素,以及品德人格的养成。这样的分数比较会更好些。

    4.犹恐失之的人也是放不下,这样只是增添烦恼而已?

    学习了好的学问道理,如果不时习之,可能就会月忘其所能,学问、道德、责任是该拿起来的,烦恼、对名利地位追逐的欲望才是该放下的,前者的放不下是积极的情绪,后者的放不下才是烦恼。

    以上拙见,还请老师指正!

    第十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字词解释】

    巍巍乎:高大的样子。

    与:参与。

    【白话解释】

    孔子说:舜、禹的德行崇高到了极处啊!舜、禹受禅让而贵为天子,是礼让之君,天下不是他们求来的,在未得天下之前,心中没有存有想得天下的心,也没有参与得天下的计划。之所以会得天下,纯粹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与事功而有天下,既得天下也好像与己不相干,并能任贤治天下,成就许多功业,也像自己没参与。

    【章旨】

    此章赞美舜、禹的德业,受禅而有天下。

    学生也来浅答,愚见望各位老师们指正:

    1.“巍巍乎”是在赞叹舜、禹的哪一方面?

    答:圣德,遍含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中道内涵,语言难以表达,用感叹词。

    2.不与不求如何得到天下?舜没有给,禹没有求,天下怎么最后到了大禹手上?

    答:他们有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有福而后皆有。人爵不如天爵靠谱。

    孔子周游列国必闻其政,孔子有没有求?各国国君有没有给?

    答:孔子求仁君行仁政利天下人,各国没有仁君,给不了孔子要的,就走了。

    3、巢父跟许由才是真的不求,他们的道德难道会比舜禹差?

    答:这个问题,学生学得不好,所知的信息量不是很足够,觉得比较难断言,只凭高士传的记载,没有圣人的定解,难以了解许由和巢父真正的内涵,表面上看,似乎是隐士之志,无仁心,若这样的话秋莲老师这个解末学觉得很对。毕竟行君子之道其实是需要更大心量和更大能力的。

    但末学也有疑问,尧自己是圣人,自然应该也能识圣人,会选巢父许由接任天下,应该也有他的判断。可能这样的情况:有人在因缘上,应以入世而利天下,有人则不在,应以出世、让贤而利天下,各有所演,各有所成。结合前面学过的,泰伯三以天下让,他也是不要天下,可孔子说是至德,至就是最高了。虽然不单是因为让天下而能封至德,还取决于三让中的难能可贵的承担和对未来长远的眼力,但也能说明很多。

    又好像孔子和老子,谁高谁低,难测如龙。要是因缘足、世人有福,老子怎么不入世嘞。你看道德经中也有知世治世的法门。

    胡思乱想,还请老师们指点/p>

    第二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字词解释】

    则:取法。

    文章:尧的各种事业典章。

    【白话解释】

    孔子说:尧这样的帝王真伟大阿!天德巍峨高大,无人能比,唯独尧的大德,才能效法天德与天德相合。尧的大德广远无际,民众无从知其内涵而赞叹。受其恩惠而不知。百姓能知而赞叹的是,尧的各种崇高焕明的事业及典章制度,这些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这些礼乐制度,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成为三代礼乐文物的基础。

    【章旨】

    此章叹美尧的天德、礼乐制度与事功。

    学生试答今日问题,抛砖引玉,请老师、学长们批评指导[抱拳]

    1.巍巍乎是在赞叹舜、禹之德,如天一般高大。

    2.禅让中,可以说给了求了,也可说是没给没求。不与不求得天下,是说禅让中的双方怀的是公天下的心,没有把王位当一己私利来给和求。说给了,是让位者如尧舜把带领人民谋幸福的使命交到了合适的继承人手中,说求了是承接使命的君王如舜禹是以自己的德能来赢得天命的。正如孔子的周游列国必闻其政,并不是他求着各国君王拿一国国政大事来请教,而是国君主动来请教的。用孔子的高足子贡的话来说,如果非要说孔子有所求的话,是一心要推展王道的孔子,以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内涵,得到国君们的赞赏和信任。但因为各国国君怀揣私心,对于一心为公的孔子必然有所保留和戒备,他们的给或请教,是不纯粹、不干脆的,使得孔子周游列国终无政治事功可得。

    3.巢父和许由是给而不受,他们不求不贪恋权力,洁身自好固然也可敬,可是终究是偏于一端,远远不如乐于承担,明明德又能亲民、“允择其中”、往自他两利努力的舜禹。

    第二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白话解释】

    舜有贤能的大臣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而天下大治。周武王讨伐纣王时对众人宣示说:周家有能力建立功业,是因为拨乱反正的臣子有十位,即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及文母十人。孔子继而感叹地说:有德有能的人才难得,难道不是如此吗?唐尧虞舜以后,以周家所得的人才最多,然周家十人之中有一人是妇人,实际九人而已。周文王时,天下已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归向于文王,而文王仍旧不失臣子之礼,率领各国诸侯服事殷朝的纣王,这是最难得的事,周家的德可以说是到了极处。

    【章旨】

    孔子谈论人才难得也。

    第廿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

    【字词解释】

    无闲然:间音同“监”,四声,当非议的非字讲。“无间然“即无可非议。

    黻冕:黻音同“服”,指古时天子临朝或祭祀所穿的礼服,冕是礼帽。

    沟洫:古时井田制,井间有灌溉水沟,大沟名为洫,沟洫代表农田水利。

    【白话解释】

    孔子说:对于禹,他的功德我无可批评非议。禹王自己的饮食简单,然而祭祀鬼神时,祭品洁净丰盛,以尽孝敬之心。平常他只穿粗恶的衣服,然而朝服或祭祀时的穿戴,则讲究华美,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宫室,所以宫室很简陋,而尽力来为农民办理沟渠水利,以利农田,这是厚爱百姓。像禹王这样,我找不出一点可非议的地方,可以说对他满意至极。

    【章旨】

    此章美夏禹的功德,说明禹治国,俭于己事,勤于政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伯第八白话解释含问题解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u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