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顿,一勾,一画,儿子手拿毛笔,眼睛专注地盯着浅黄色宣纸上渐渐晕开的墨痕,态度坚毅而执着。毛笔字虽少遒劲之力,但却娟秀工整。透过他研墨提笔的动作起落,我依稀看到了一条向着记忆深处渐次延伸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挂在老屋爷爷卧房中的一幅字画,暗黄的宣纸,苍劲有力的笔法,透露着一股坚毅之劲。
爷爷热衷毛笔书法,是村中少数能识文断字之人。由于读过几年古书,犹写得一手好字。因这,他成了村里的“红人”,但凡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当家主人必毕恭毕敬地来到我家,求爷爷赐一幅墨宝。
我自小就是在墨香氤氲中长大的孩子,才牙牙学语,便跟着爷爷练习毛笔字。秋日的午后,阳光懒懒地洒落在小小的庭院,爷爷搬来一张大方桌子,将文房四宝一字排开,笔墨纸砚在淡淡的阳光下,散发着独有的清香,墨的香,字的香,文化的香荡漾在农家小小的院落。
记忆中,爷爷总是先将墨瓶打开,再往砚中倒入少量清水,然后研墨,墨香就顺着爷爷轻轻扭转的手势在院中弥漫开来。初学练字的我,总是那样不让人省心,趁着爷爷转身的片刻,墨汁就在整张桌子上肆虐,爷爷正待发怒,转头一看,我的小脸已然成了“小花猫”,“噗嗤”一声,爷爷怒气全消,只是叫过我来,用清水洗净我脸上的墨水,一边调侃说:多吃点墨水要得,就怕你长大后胸无点墨呀!来不及领悟爷爷意味深长的言语,我就又跑开了!
再大些,上学了,知道了笔墨中的含义,爷爷便经常在我练习毛笔字时,给我讲书法家们的故事。他告诉我练习毛笔字需要努力,需要持之以恒,书法家们之所以能有大成就,就因如此。也是这时,我了解了王羲之的“墨池”,柳公权的碑体,颜真卿的楷书……更从爷爷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更深沉的期盼。
从此,浅浅的岁月里,毛笔书法的道路上,时光刻下了爷孙俩的影子,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用心临摹,墨香流溢在房间,笔端渐渐有了娟秀的字迹,然而我的书法练习之路尚未延伸得更长,更广,爷爷便以飞快的速度走向了衰老,病魔无情地吞噬着爷爷的健康。一个有着淡淡秋阳的傍晚,知了仍在不休地啼叫,一阵秋风起,院中的梧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黄叶,爷爷也带着对我学业未竟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因为学习的压力,承载着我书法梦想的船也就此搁浅,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鲜有练习毛笔书法。书法之路变得越来越模糊!
去年暑假,一次偶尔的机会,我与儿子在花鸟市场邂逅了一家书法艺术学校,温和的老师,墨香四溢的房间,熟悉的文房四宝。见后,儿子欣然说要到此处练习毛笔书法,他的想法与我内心的期盼不谋而合。
从此,儿子开启了他的毛笔书法之路!在这条路上,儿子走得很坚定,我也偶尔临摹,闲暇之余,和他谈及书法,言语中有自信,心中暗自欣喜,心中亦笃信他能在这条路上行走得更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