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天微微亮起,人们都还在睡梦中,一切都还是静悄悄的。
有一盏灯亮起,宋姨已经起床来店里了,她把醒好的面和昨晚备好的材料放在备餐台上,和好面拌上馅,把包子放上蒸笼,烧饼放上烤饼铛,再备好豆浆和豆腐脑,开门营业,香味也随之飘了出来。
早上六点,街上的店铺还没掀开卷帘门,宋姨家的店已排起长队来,而宋姨一个人这边装包子那边装馅饼,装上豆浆或者豆腐脑,最后用一个塑料袋把零散的包子馅饼整装一下再封口,算好账是多少钱,大声的报给顾客,还好现在直接都扫码付款,少了收钱找钱这一环节,也省了不少事。
宋姨天生的好嗓子,说话清脆敞亮,动作利落干脆从不拖泥带水,如果你不亲眼一见很难想象这都是她一个人在做的。
小伙子排着队,看着宋姨忙活着说:“生意这么好,怎么雇个人来帮忙啊?”宋姨装好早餐递给顾客说:“还忙的过来。”
邻居们一听小伙子的话,都有默契的会心一笑,这小伙子一定是刚搬过来的了。
这话怎么说?你啊,出店门左拐,进小区门之后直走到头,在紧里头的老树下一定会遇到个老头拿着吉他在那弹呢,你仔细听着,反复听着,也听不出弹的是个什么调调。
人们走下楼来,去遛弯去上班,就这么来回走着,老头从不抬头,专注的弹着吉他,他一手按住指板一手拨着琴弦,忘我一般。
别说你听不出调调,听了十多年的邻居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宋姨的男人林柱。
宋姨和林柱刚认识的时候,林柱是个干净立正的大小伙子,一表人才,他在小学做民办老师,是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
经人介绍他们相识,很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完婚了,宋姨文化程度不高对林柱很是仰慕,那时候的人只顾温饱哪里有别的想法,林柱却爱抱着吉他饭后弹上两曲解乏解闷。
有固定工资就已经令人望尘莫及了,家里还有几亩地,宋姨人踏实又能干,林柱平时上班,周末时跟着宋姨一起下地劳作,日子过得让人好生羡慕。
可是好景不长,那一年开始,正式老师取缔民办老师,林柱很快下岗了,他像丢了半个魂一样。没多久他一头栽倒在地,醒来时人已神志不清。
赶上城市规划,老家农村动迁,宋姨家分了房子得了一些钱,除去林柱的医药费用,剩下一些钱宋姨开了这家早餐店,一做就是十几年。
宋姨原来有个小帮手,就是他儿子小林,小林十多岁就会收钱,可以帮忙收拾桌子和洗碗了。可是孩子可不像宋姨手里的面那么好拿捏,想做包子就变包子,想做馅饼就成馅饼。小林越大越不愿意进店,更别说去店里帮忙了,跟同学聊天都避免聊父母,觉得做早餐卖包子不是风光的职业吧。
宋姨心里明镜似的,她也不想让孩子跟她一样受这个苦,起早贪黑的干活,没个奔头。她只是埋头干活,起的更早点,做的更多点,挣的也更多点。给林柱挣药费,给小林攒学费。
她从没去特意学过做早餐,跟其他早餐店比,味道更家常,也就是这个味道才对味,宁可多排队等一会,也不想移步别家。
说话间又一屉包子熟了,宋姨翻开蒸笼的盖子,热气腾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