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图片的时候发现2007年的“春节”文件夹里有一些元宵节游街的照片,看来有点儿意思,挑选了几张来说说十年前河南中原的元宵节习俗。
就像很多人感慨的一样,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我印象里的年味儿是新衣服的包装味儿,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的时候打着嗝还透着除夕的剩饺子味儿,巷子里街坊邻居到了饭点儿争相的鞭炮味儿,元宵节看游街表演的时候人挤人的味儿。
在大城市就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象,本来就不宽的街道上被游行表演的队伍占住,队伍从上午八九点开始绕着城区一圈转,差不多在大家中午吃饭的时候就结束了。有警察会在这两天专门净街。
游行表演的项目都极具民间特色,大部分都是流传下来的传统项目。
背桩背桩,观赏性和危险性都颇高的一个项目,有点杂耍的意味,最小的演员不过三四岁。他们穿上各式戏服被绑在木头桩上,背着他们的是同样穿着戏服的成年人,背桩也因此得名。最好看的背桩当属叠背桩,一个成年身上背好几个小孩子。我直到现在都特别佩服在木头尖儿上的那些小孩子,要同时忍受被束缚的疼痛和让人眩晕的高度,换做是我,一定要吓哭在上面。
背桩上的小演员但不知道他们是生性胆子大还是受过很久的训练,他们似乎很享受处在高处被大家仰视接受欢呼的感觉,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疲惫,看他们的时候都是在笑着的,也许这才正是民间艺术的所在吧。
高跷如果说上一个项目有些朋友不熟悉,那么高跷应该是知名度稍高些的。同样,支撑他们的依旧是木头。表演者以年轻人居多,也不乏有年龄颇长一些的。赢得路边观众喝彩的是他们左右跳来跳去又旋转的危险动作。他们总能在你的心因为他们的跳跃揪起来的一瞬间然后完美落地,加上挥动衣服上的水袖,简直觉得他们就像英雄一样。
秧歌队秧歌因为东北人民的推广应该人尽皆知了吧。其实秧歌在北方是一项特别受妇女欢迎的活动。迎合热热闹闹的气氛,动作简单易学,衣服颜色艳丽。只是我好奇为什么所有的秧歌队的标配都是大粉配大绿,没有团体敢标新立异地尝试其他色彩的搭配实在是秧歌界的一大遗憾。秧歌队伍我认为应该是游行队伍里最不累人的一项了,道具比别人轻,危险系数又不高,假如让我选,我选择加入秧歌队。
舞狮队因为没有找到“狮子”,就拿鼓手们代替了。舞狮绝对是我最喜欢的项目。狮子呼灵灵眨着的大眼睛,扭动的圆屁股,让你以为它是个胖胖的笨孩子,但它一个转身跳跃,前爪离地给你拜个年,突然又让你眼前一亮,一拍脑门悔着刚才的想法,哦,原来它还是个灵活的胖子。小时候没少被父亲抱着,去伸手够狮子头。民间都传小孩子摸摸狮子头能祛病消灾,身体健康。我还没有机会看过南狮表演,听说南狮跟北狮最大的区别就是精致与灵动。南狮一身纯白的皮毛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高贵感。
豫剧团豫剧团不会跟着队伍游行,他们会在下午两三点在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安营扎寨,一直唱到天黑。有时候天气好或者观众多,他们甚至会再开一个夜场,不大的舞台因为有数只暖黄色的灯而变得温馨。听戏的人很多,多半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他们会早早地拿着马扎去占一个好位置。他们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拎着小马扎和一些备好的吃食和水,什么时候散场什么时候回家。我印象里就听过一次戏,还是因为陪姥姥。音响特别大声,加上豫剧的唱腔又特别的用力,不一会儿全部的感觉就是耳朵发麻,脑仁疼。之后就再也不看戏了。
舞龙队舞龙队也特别精彩。他们应该是不少挣钱的。只有在元宵节期间他们的出现才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也只有这个时候,临街的大一些的商铺会给舞龙队一些钱,让龙队进到店铺里走一遭,讨个彩头。店老板不仅要给钱,还要给演员们备上好烟。一些单位和有钱的人家也会请他们去舞一通。这时候你就看见人流和龙队的律动是一致的,龙队去哪儿,人去哪儿。想想老百姓们的乐趣真是特别容易满足,只一支舞龙队就能让那么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竞相追赶。
腰鼓队中原的腰鼓没有陕北那边那么激烈。想必也是经过融合地方文化特色改良后的结果吧。清一色的全是50来岁的阿姨,不能小瞧了她们,她们的步伐相当一致,观赏度我觉得不亚于三军仪仗队,她们的脚步随着鼓点而不断地变换,手上的花穗也不停地变着花样。那一阵阵持续一上午铿锵有力的腰鼓声绝对反映了我们的中年女性强健的体魄。
这几年春节再回家的时候也不见这样浩浩荡荡的游街队伍了,我的年味儿也少了不止这一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