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何为“仁”、“义”

何为“仁”、“义”

作者: 老聃使徒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1:07 被阅读1次

“仁”、“义”是中华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汉字,因时间久远,国人已不知其原始意义。

仁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它的左边是个人,背对着后面那个看似“二”的东西。那并不是二,下面一横是地面,上面那横在有些甲骨文里是个点点,通过仔细研究,笔者确信造字者想画的是地上一个金属块。

一个人,背对着地上的金属块,什么意思?

“仁”的形义是路不拾遗——看到别人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论多贵重,直接无视,走过去,不拿。它的音义同“忍”。综合起来,用“不是你的不要拿”来解释“仁”是比较恰当的。

“仁”的理念在五帝及夏商周时代不光用来教化百姓忍住贪念,不偷不抢,更多地是要求各级领主不要太贪心,不要从穷百姓身上索取太多。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孟子所谓“仁者爱人”,都由此而来。在法制匮乏的时代,这种教化对稳定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义”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它的上面是个羊头,这是炎黄部落士兵的“军帽”,部落不同标志不同,蚩尤部落用牛头,打仗时识别敌我就靠它。羊下左侧是部落旗帜,打仗时靠它引导部队集结或分散。旗帜的右边是“戈”,士兵打仗的武器。此三者是当时军队必备的东西。

“义”的音义同“一”,是“集结”的意思。

整体来说,“义”的意思就是,要打仗了,各部落都请带着军帽、旗帜和武器到指定地点集结,接受检阅。

诸侯们一定要服从指令,派军队前去集结作战吗?答案是:必须滴!在国家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炎黄各部靠“盟约”来实现集体安全,一部被打,十部去帮,不帮就是“不义”。别人挨打,你背弃盟约不去帮,下次你被打,就没人来帮你。“义”,可以说是那一时代为保证各氏族安全而产生的道德说教。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义”,就是“该付出的要付出”

仁,不是你的不要拿;义,该付出的要付出。

这就是所谓“仁”、“义”的原始意义。

相关文章

  • 何为“仁”、“义”

    “仁”、“义”是中华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汉字,因时间久远,国人已不知其原始意义。 仁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它的左边...

  • 儒家学说是如何诞生的

    作为一名九年义务教育毕了业的人,肯定听过孔子的大名以及他的儒家学说-----仁、义、礼......但何为仁、何为礼...

  • 何为修身?

    何为修身? 修身就是修自己的仁、义、礼、智、信。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对上恭敬、...

  • 读·论语(十二):颜渊篇

    关键义:仁、君子、明、政、质与文、民与国、崇德与辨惑、达(名望)、何为自取其辱、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

  • 感于生活【杂记】

    晓众以礼 何为仁,义,礼,智,信? 说者自有云,百众不同音,后生妄言尔,岂敢污子心?仁者怀大德,德容天地;义者鲲鹏...

  • 荐:何为礼智义廉信仁?

    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 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 恪律:...

  • 何为“义”

    谈起“义”,我们就想起“义气”、“义薄云天”、“舍生取义”,这些含义,有时让红尘中的凡人望而却步。 但,义仅仅是这...

  • 儒家论“孝” - 草稿

    百善孝为先,孝也是至德要道,至仁要道。儒家讲救人义自然也重视孝道。那么何为孝也?何为儒家之孝也? 我认为儒家之效可...

  • 孔子学说《义》

    仁义道义理义正义 见得思义 一 对比 仁 :形式 义 : 内容,实践仁的形式。 二 义,根据不同的标准,去实现仁。...

  • 何为“仁”?

    在我们生活中,特别是我们正在青春期的时代,因为青春期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那么在青春的时期,我们是否是觉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仁”、“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gp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