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弟子。
抑:文言连词,还是。
温:温和厚道。
良:正直善良。
恭:庄重恭敬。
俭:节制。
让:谦逊。
其诸:语助词。
翻译: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到这个国家,一定会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是我们的老师主动求来的吗?还是别人主动给予的呢?子贡回答说:我们的老师因为五种品德而得到的,温和厚道、正直善良、庄重恭敬、节俭、谦逊。老师的求和一般人的求不一样啊!
解释:这段话是子禽与子贡的对话,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到一个国家为什么都能知晓这个国家的政治,是我们的老师主动去打听的呢?还是别人来找我们的老师呢?孔子周游列国,想要在天下推行先王之道,想找一贤明的君主来实行他的主张,但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都不能用孔子,子禽疑惑老师周游列国如何推行自己主张呢?于是就问子贡,子贡回答我们的老师是靠五种品德来求得到重用的,即温和厚道、正直善良、庄重恭敬、节俭、谦逊等,这就是夫子五德。
这五德是孔子内在的修养,孔子到一个国家求做官,希望得到重用,希望推行先王之道,所求也不过是向内求,即修养自己的品德,而不是和一般人一样,向外求官位,向外求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落到名利上去,即只要得到想要的官位,想要的财富地位,可以放弃自己所坚守的原则。
而孔子不是的,孔子是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一个人,不合道义的事不做,不合道义的富贵也不要。
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榜样,对信仰的坚持,对道德的坚守,不合道义的事,纵使可以得到整个天下,也不去做,这是孔子向内求的真正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