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时光随赏国学与传统文化
感悟《论语》(1.10)//(十)人格魅力

感悟《论语》(1.10)//(十)人格魅力

作者: 书生琅琅1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21:08 被阅读1次
《论语》

【学而第一】(1.10)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这种求得的方法,或许不同于别人求得的方法吧?”

【感悟】

一、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这个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它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二、孔子的人格魅力

从【学而第一】(1.10)的章句中,通过子禽和子贡关于夫子的赞誉,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此章句中主要体现在,他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这就是因为它具有五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孔子的这五德让他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致使他走到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

三、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从孔子的身上,我们就学习到了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它是增强人格魅力的方法,因此读了此章句后,我们就可以从现在起,在这五德上进行一些学习和实践,哪怕是从模仿开始,我相信都会从中受益,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就像花儿身上散发的芬芳,对他人的吸引是不可言喻的,我们可以从圣贤的身上去揣摩学习,从而实践,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身也如一朵充满着芬芳的花朵一般美好,让自己魅力十足。

小故事】

                          孔子求教杜三娘

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子贡、子路等人去陈国。当时正值春日,师生几人一边赶路,一边观赏沿途风景。

就在路过一片桑林的时候,他们看见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在那里采桑叶。孔子诗兴大发,顺口吟了一句诗:“南枝窈窕北枝长”,话音未落,就听到那位采桑姑娘吟道:“夫子行陈必断粮。”孔子和弟子都感到莫名其妙。只见采桑姑娘微微一笑,又高声吟道:“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问我采桑娘。”孔子和弟子都觉得她聪明过人,但不知她吟的诗究竟是什么意思,子贡很想去问个明白,但被孔子拦住了,他要急着赶路去陈国。

孔子及弟子到了陈国受到冷遇,陈国人连饭都不给他们吃。他们又冷又饿,度过了难熬的一夜。第二天,他们上朝拜见陈国国君。国君手里拿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孔子说:“听说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你能不能让丝线穿过这颗九曲明珠?”九曲明珠就是珠子中间的孔弯弯曲曲地拐了九道弯。孔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把丝线穿过去。正在着急之时,孔子忽然想起采桑娘的诗,明白了采桑姑娘三句诗的意思。他叫来子贡,吩咐子贡赶快去向那位采桑娘求教。子贡心急如火,忙沿着原路往回走,不久,便找到了那片桑林。可是采桑娘却不见了,他就在桑树林里来回找。突然他发现在两颗桑树中间堆着一堆土,在离这堆土不远的地方,又堆着三堆土,这四堆士,就像是一个谜。他脑子一转,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桑是木,木旁堆土,莫不是姑娘姓杜?旁边又放三堆土,这难道是三娘的意思?想到这里,他非常兴奋。正好有个老者背着一捆柴走过来,子贡上前施礼间道:“请问,前面的村子里可有个叫杜三娘的姑娘?”老者答道:“过了桥再往南就是杜家庄,一间便知。”子贡顺着老者指的方向找到那位采桑娘,把孔子和弟子到陈国的遭遇一一告诉了采桑娘,请求她告诉穿珠的办法。杜三娘微笑着说:“这并不难,你先把丝线抹上点油脂,然后把丝线拴在蚂蚁的腰上,让蚂蚁慢慢爬进珠孔。如蚂蚁不肯爬,就用烟熏它,这样蚂蚁就带着丝线穿过珠孔,当它从珠孔爬出来时,丝线不就出来了吗?”子贡听了此话很高兴,向杜三娘道谢后,急速赶路。他很快回到了陈国,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孔子。孔子按照杜三娘教的办法,很顺利地把丝线穿过了九曲明珠,终于解决了陈国国君设置的难题。

这件事,对孔子这位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触动很大,他十分感慨地说:“要不是杜三娘教我这个穿珠妙法,我们还不知受窘到什么程度呢!”

《论语》

相关文章

  • 感悟《论语》(1.10)//(十)人格魅力

    【学而第一】(1.10)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

  • 我和妈妈读《论语》

    妈妈平常会带着我读《论语》。今晚,我读到《学而篇》中的第10章,有些感悟,就跟妈妈分享了我的理解。 【1.10...

  • 论语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

  • 《论语·学而篇》1.9、1.10

    【书籍】《论语·学而篇》1.9、1.10 【正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

  • 《论语》感悟(十)

    2020529 八佾舞于庭,僭违焉敢行。 中华泱泱国,守礼以为正。

  • 论语心得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

  • 读《论语》1.10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

  • 思学《论语》1.10

    思学《论语》1.10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原文】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

  • 《人格魅力》感悟

    《人格魅力》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人格魅力是不可提摸的神秘因子,是一种神秘的被乎神奇的事业推进剂。他是一种迷人的气质...

  • 百日成长学习(35)

    今日学习成长分享:今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的1.10,2.14,13.23主要阐述的是“君子和而不同。” (1)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悟《论语》(1.10)//(十)人格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fv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