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心里,有一个账户,这个账户对我们的行为决策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简述
测试
正常的傻瓜是一个股民,有一天他买入了一只股票10000股,成本10元每股,总市值100000元。然后不幸的是,过了没多久,这只股票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一路下跌到了5元每股。也就是账面亏损了5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亏损,此时到底是抛还是不抛呢?他的鼠标停留在“抛售”按钮上,但始终没有勇气点下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写下你的答案:
1)抛
2)不抛
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选择不抛。你呢?
测试
正常的傻瓜起身接了个电话,这时他的猫跳到键盘上,不小心按下了“抛售”键,将股票全部抛了出去。等他发现时,账户由原来的100000市值变成了可用金额50000。如果你是他,你是否愿意以5元每股的价格将这支股票再买回10000股并持有呢?还是再等等看,亦或是将这50000块钱投入到其他的股票上?
写下你的答案:
1)买回来
2)不买回来
和大部分人一样,正常的傻瓜选择不买回来,是否和你的答案一样?
正常的傻瓜所面对的问题是:这只股票现价是5元每股,是要继续持有还是立即出手?
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应该考虑的是以下三种因素:
1)这只股票前景如何?
2)现在是否急需用钱?
3)是否存在更好的投资机会?
如果正常的傻瓜看好这只股票,且目前不急着用钱,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那么猫将股票抛售的行为并不影响到这只股票的行情,同样也不会影响他对金钱的需要和投资机会。所以,他应该立即将股票再全部买回来。
如果他不愿意买回来,说明他并不看好这只股票,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那么正常的傻瓜应该在第一个问题中就选择卖出股票。
然而,在猫出售股票之前,正常的傻瓜不愿意卖出股票;在猫出售股票之后,正常的傻瓜又不愿意买回来,岂不是自相矛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就是:心理账户。正常的傻瓜在心理上将未抛售的股票的亏损和已抛售的股票的亏损划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感觉上,抛售之前是账面亏损,抛售之后变成了实际亏损。一旦将账面亏损账户里的钱划入到实际亏损账户里,感受更加痛苦,一般不太可能再将实际亏损账户里的钱再回拔回去。但实际上,都是亏损,没有本质的区别。
收来源不同导致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不同
正常的傻瓜是一个赌徒,有一天梦到了一个数字:17,他相信它是自己的幸运数字。于是他带着仅有的5块钱跑到赌场去赌数字。冥冥似乎有股神力,小球把把都能击中17所在的区域,他的钱从5块变成175、5600......最后累积到惊人的750万。赌场老板看不下去了,于是把他赶了出去。但正常的傻瓜相信17会继续带给他好运,于是他又换了个赌场。但不幸的是,数字17好像失去了魔力一样,他开始输、一直输,直到最后输了个精光。
他沮丧地走出了赌场,别人问他手气怎么样?
他说:“还行,输了5块钱。”
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他输掉的是750万啊!正常的傻瓜并没有将赌钱赢来的750万当成自己的收入看待。他将赌钱赢来的钱放入了一个意外之财的账户,在这个账户里的钱并没有受到重视,不会受到和工作收入同等的对待,这也是为什么久赌必输的原因。对意外之财,正常的傻瓜往往更加激进,而对辛苦的血汗钱更加节俭。
我经常听身边的同事讲,投入某某股票1万本金赚了2万出来,他要把1万本金取出来,赚得2万梭哈别的股票去,反正是赚来的,亏了也不心疼。听到这里,我会心一笑,这正是陷入了心理账户的误区啊!
如何避免
不做正常的傻瓜,可以采用换位法,换个角度看待问题,看看自己的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
比如开头的那个例子,是否应该抛售亏损的股票。那么可以用换位思考法:假如你现在并没有拥有这只股票,你还会愿意买入它吗?别怀疑,你要采取的正确决策就藏在你的答案中,那就是真相。
如果你愿意买入它,那么你应该继续持有;否则,你认为这是一只垃圾股,那你为什么要留一只垃圾股在手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