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自由,即是智慧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22:25 被阅读97次

空,即[心空],纤毫不染,落落清净,无执无住,自在安详.....

空,即是自由,不受一切牵绊,不落一切窠臼,不生一切知见,不执一切立场,不起一切烦恼......

空,即是智慧,见一切相,破一切相,空一切相,无相,无见,无破,无空......

空,即是慈悲,引迷思入觉海,转烦恼为菩提,化妄想显真性,渡苦海登彼岸,共享逍遥.....

相关文章

  • 空,即是自由,即是智慧

    空,即[心空],纤毫不染,落落清净,无执无住,自在安详..... 空,即是自由,不受一切牵绊,不落一切窠臼,不生一...

  • 楞严观止

    诸佛所以出兴世,唯说万法本性空,本性空,即是真佛。即是如来智慧;如来智慧,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般若波罗...

  • (原创)佳木斯传记之敛收

    作者:李众 空即是空 空即是空 空即是空 空即是空 心中狂傲已收敛 静默丛草静...

  • 羁旅人间 浮生若梦

    色即是空 空即是空

  • 来自师父语录整理

    不生不灭 什么不生? 智慧本来不生。 什么不灭? 智慧从来不灭。 什么不生, 色即是空。 什么不灭? 空即是色。

  • 空即是全,全即是空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蓑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 色即是空色即是空

    正文待写

  • 空即是赞,赞即是空……

    我有一个空间 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从明天起 做一个简单的人 码字看文点赞收录 从明天起 不关心能量点赞钻贝 从明天...

  • 空 即是物,物即是空

    我发现,自己看的书本,不管再怎么深刻,总是有一股儒家的厚道的气息在里面的,可是,接触到一些人,一些文章,有些人就很...

  • 自由自在

    自由即是自性的由来, 自在即是自性的临在。 自性是平安中的喜悦, 自在是智慧中的勇敢。

网友评论

  • 月下独卧雪:发觉你们在观心修行中问题很大。。。。。都以为真的有一颗“真心”,以为妄心之外另有一真心,且真心恒常自在。。。。。如果真心恒常自在,那么龙树“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的八不中道,就无法成立了。

    下面是天台宗的圆教修行止观法门。

    如果落实到我们自身的修行,“如是”二字,对我们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佛说诸经,为令觉悟;觉悟之法,不离观心;观心之途,非唯座上;二六时中,念念观心。

    如是二字,我们要怎样用来观心呢?

    上上根人,法尔如是,何必更用观心!

    凡夫之人,只见万法差别,念念向外驰求,不得观心,此时无明烦恼如是观(以天台圆观论,便是凡夫无明,不离实相,故凡夫也是如是观);

    如果能够观诸法如梦如幻,自然五蕴皆空,一切皆归寂灭,这是从假入空如是观;

    如果能够观诸法虽如梦如幻,但于空中建立诸法各个差别,学百千法门,断百千烦恼,度百千众生,这是从空出假之如是观;

    如果能够观空假之性本来无二,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介尔一念即具实相,入中道实相如是观。
    ------------------
    说到底,观察到妄心即真心时,当下任何一念皆具真如实性,此即入中道实相观。
    月下独卧雪:@明空如月 我上贴天台圆教止观法门,可不是戏论。你的观点还是错的!以水论,真心就是波的全体!所有的波都是妄心,也是真心!只是你迷住于波时,是妄心,你不住波时,是真心!可海还是海啊!波还是波啊!哪来来的心如止水!?如果妄心是波,真心是止水,那么真妄是二,如何非一非异?你有仔细看天台如是观吗?
    明空如月_QD:@月下独卧雪 妄心如波浪,真心如止水,其体皆是水,无二无别;此水之性,正是龙树菩萨所说之[八不]。所有概念皆戏论也,何必当真……非常感恩您🌹🌹🌹🙏🙏🙏
    月下独卧雪:在添一句,维摩诘云,幻人说幻法,当作如是观!
  • 大龙_0415:自从六祖慧能大谈明心见性之后,实际上禅宗越来越没落了。各位可思考过其中的缘由?
    月下独卧雪:藏传的辩经是延续印度故有的修行法门,是有道理的。但汉传没有辩经的传统,殊为可惜。
    月下独卧雪:这问题很大,万字长文都很难解释清楚。根源上要从魏晋时代,鸠摩罗什所传中观学派在汉家学僧的格义中,逐渐转向有关!通俗的讲,就是中观在汉传中,空相说转向了实相说(真如)。禅宗受到华严。天台二宗极大影响。也信奉实相说,于是绕过了因明学!清代学者宋恕有诗云,“竺乾论理宗因喻,希腊三言竟异因。

      宋後魔禅亡义学,欧西切讲振华风。

      大师幸可扶桑觅,灵境嗟曾禹域通。

    石栈重连定何日?勉强先後五丁功!”

    他自注曰:「《因明入正理论)为印度论理学要籍,自窥基作注後,唐、宋间说者数十家,讲经义者多问津焉。及禅盛而义衰,禅入魔而义几亡。净宗诤禅,稍救其弊,然亦不重讲义,盖因明之荒久矣。独日本师承不绝,至今益盛,禅、净之秀亦皆治之焉。」
    因为禅宗接受实相说,以中观学派见解,诸法空相即实相,所以证空之论(因明学)便可以越过了,直接证悟诸法实相即可。所以佛法中的因明学就被逐渐淡忘了。但是缘起之教义皆存于因明学,越过因明学,等于抛弃了整个中观学派。而天台。华严。三论等宗派虽然继承了中观派的义理,而且天台体系完备,但世人都趋向简单明了的明心见性,修证体系复杂的天台也就逐渐没落了。天台宗有言:仁者当记,佛门修证,实际理地,不立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因此,汉传现今需要的是引入因明学,从新教授中观论,使得汉传佛教多元化,修证法门可以覆盖各种根器的人。
    明空如月_QD:对于禅宗发展的状况没有研究过,所以不敢妄下结论。从修行本身来说,明心见性仅仅是刚刚入门,是真修实炼的起点,就像前辈文中所做的比喻,仅仅是走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刚刚踏上上山的路,即使攀登到了一半,性功全了,也还有另一半更加艰难的命功之途。若少得为足,或轻视后面的修行,就很难成功.......
  • 月下独卧雪:空就是实啊! 所以,一切空,一切实!空和实,仅仅是你的二边见!什么时候抛弃“空”,你就觉悟了。
    明空如月_QD:@月下独卧雪 🌹🌹🌹👍👍👍😄
    月下独卧雪:@明空如月 嗯,因为受到禅宗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如你这么理解,其实不然!打个比方,楞严经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有证悟,当即可获非因非果的证量,与楞严经相契。其中关键在于能否证得缘起性空,语言概念是渡舟,无此渡舟很难开启般若智慧。所以藏传中观称之为离戏大空性,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做相对性的戏论!因为诸法的实相并无“空有”二边!
    明空如月_QD:@月下独卧雪 一切语言概念皆戏论而已,无须当真😄😄😄

本文标题:空,即是自由,即是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q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