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瞻瞻——道德经与孩童生长39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德经 . 第十四章》
看它却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却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却摸不着,称它为“微”。这三方面都无法穷细,所以它是浑然一体的。
老子认为,道隐无名。即到幽隐而没有名称可描述。对于道来说,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所以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摸不到”。
道之存在,就像王阳明描述梦境时所说,“纵言及微奥,会意忘其辞,觉来复何有,起坐空嗟咨”。然道并非梦幻,只是在道面前,人类的感知是有限的,根本无法穷细道的“夷之象,希之声,微之形”,颇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妙。
所以,道展现出的是“未分之整体”,即浑然一体。道是总是若隐若现,但并非“虚无无存”,因为,道是隐藏在万物之中的,以哺育辅助着万物生长的方式而存在。
孔子也曾感叹道:“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儒家的思想里,“天”是至高之存在,其哲学地位类似与道家的“道”。
由此可见,孔子所感触的“天何言哉,万物无言而自化”,与老子说理解的“道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有着异曲同工个之妙。
那么既然“道”不可言,莫能见,无法听,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无法悟道有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道虽然“玄之又玄”,却又是有迹可循的。其踪迹就潜在我们“身边的万物,与当下的生活”之中,因此需“格物而致知,明心而见性”。
在现实生活中,需多增加与自然的接触,对自然既有敬畏,又有感受。还需对生活的多加体味,对生活既有珍惜,又有体验。这是古往今来,人们通达智慧的不二之路径。
之于孩童教育亦是如此,陪伴孩童多回归自然,常回归生活,美好自会在青少年心中生长。内心充满了美好,不仅会看到更多天地万物的美好,智慧之道或许也会悄然而来呢。
辛弃疾有词曰:“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知我者,二三子”。是啊,我看见青山妩媚多姿,不是因为我内心的丰富多彩吗?
而在陪伴孩童生长的过程中,您是否在与孩童相互为“镜”,能够照见彼此的美好呢?在体悟万物和感怀人生方面,您和孩童又有哪些“情与貌,略相似”的沟通默契呢?您是否是孩童身边可以一起欣赏自然,又可以觉察智慧的那“知我者,二三子”吗?我想会的。
若如此,家庭教育之道一定变得“视之能见,听之有闻,搏之可得”,因为此时,智慧的家庭教育之道,已经与孩童生长浑然一体了。
天下父母,与孩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