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慧书苑读书想法
关于“双减”,我是正方——别被分数奴役

关于“双减”,我是正方——别被分数奴役

作者: 夕米露 | 来源:发表于2021-10-27 18:33 被阅读0次

    文/夕米露


    2021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大家接触到了“双减”这个词。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学科课外班、兴趣班、特殊技能训练班等多种类型的培训机构紧急被强制执行性“停产”,较多家长也陆续收到了退费通知,也有不少直接暴雷卷款跑路的现象,一时间一片哗然,顿时将“双减”、“培训”、“补课”等字眼推上了头条。其中,我远在苏州的学姐(“昵称:娃娃”),也跟我讲了“她给儿子报英语的1万多块,就打水漂了”的遭遇,唉。

    曾经各种培训机构的如火如荼,大家这么费钱费力的,无非想为孩子挣个高点的分数吧。

    记得关于国家正式颁布“双减”的那一天,我们全家尖叫,而后就携子带女、到外面Happy狂欢哈哈,以示庆祝。至少“双减”后,大家都相对公平下,能有个取舍。

    因为被分数奴役下的孩子们,有几个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是一直以来公开的秘密。但生在这个体系下,我们也无法全盘置身事外。前排的孩子站起来了,我们也要被动的站起来,剧场效应被诠释的一览无余。

    庆幸,我的孩子在成长途中,体育和音乐一直是从未停下来的东西,这能释放男生的荷er蒙,及陶冶情操。一直以来,我很反感读死书,只一直希望孩子能跟上节奏,而不需要分数争先进。

    但在这个环境下,孩子的所见所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影响的。想想整个暑假,儿子刷了200+套习题集,他就是为了跨进新阶段的年级尖子班,甚至我们多次从海边游泳回来,他仍在刷题,努力到晚上23点后,也不停歇,更不肯关灯。我真是喜忧掺半。

    到分班考的前一天,我问儿子你有多大把握,他说,百分之一千。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我没有一丝喜悦,却很恐惧,假如失利,他如何能接受?就分班这个事情,我与他谈了很久,希望一切平常心吧。

    且在近几年,我跟他反复倡导的一句话,也是我工作中的格言:将眼前的事情做好,你想要的未来自然呈现,且过程中的收获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后来有了双减以及双减后面的一系列措施,我真的无法形容我的心情,用开心、高兴、激动,仿佛都没法概括我的感受。

    这项举措一定是利大于弊的,能给孩子们腾出更多时间丰富自己,以不致于未来的孩子们被教育成只会看分数的空心人。

    但这项举措却对家长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要求家长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监督,而是成长为一个学习型家长,让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本月15日较多省市为给“双减”增效,已在加大力度落实上面一系列举措。

    足见已迫在眉睫。

    刚开学不久,孩子的班级群因为“月测试”的话题而引起的沸腾。对“双减”举措表示不理解、焦虑、抱怨的不在少数,较多家长持同样观点、却因在大群里沉默不语的,大有人在。

    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手头的项目正待交稿的时间了,我却不管不顾地在群体发言,我想代表正方,来阐述我的观点,当然,我的发言可能会触及到很多人的神经,所以我才说我不管不顾。

    我的正方观点是:我可能要说点跟大家一样的看法,不喜勿喷哈,我认为: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孩子们的能力不可能一样,参差不齐才是常态。测试的成绩只能代表对这次的学习进行了检验、并提供了依据而己,不能上升到人格或是孩子的未来或成就等这么大的话题上来吧。就像钱钟书他以数学15分的成绩而被清华校长破格录取,事后才知校长曾考试的数学为0分,虽然现在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好事”,但足以证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的科学性。不要说我是在脱离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来摆这个观点,而是我恰恰是尊重且基于国情在优化、孩子需健全成长的出发点来讲的。所以在成绩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平和心态将是自我减负的致胜法宝;与其焦虑,不如从容地跟上步伐,树立好个人目标(哪怕目标是不要垫底也可以);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985.211高校的学生在毕业后真的成了空心人,我记得我们曾去很多高校招生时发现: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孩子觉得毕业了重要、考上985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孩子认为拿高工资实惠,较少数听到有孩子因为个人的价值感而去做一件事情,所以内驱力显得格外重要吧;相对而言:身体好、品质好,挫折商高,敢于冒险,以及拥有高EQ、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仿佛比学习好的更久远;所以在成绩这事上,我家娃向各位学霸们看齐哈,努力不拖班级后腿;私心来讲,谁不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呢,我也想,但仿佛我曾经在这个年龄段时、我是做不到的,且他现在的有些奥数题我都觉得很烧脑,所以我不敢奢求他能做到,但会努力向学校的要求靠拢。发言完毕。

    我说这一番话,主要是缘于:这个学校本就是省区的好学校,这个班的孩子基本都是同年级孩子中的佼佼者了,何至于还要如此焦虑。且我经常与友人们在聊天时也调侃自己:我不是别人家的父母,干嘛让他做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嘛。

    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本身,哪怕是学渣也没什么,积ji分析学渣背后的原因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不是需要那个领xian的分数所带给家长这个角色的虚荣。

    我说完后,我觉得估计有太多反方,但我因为项目忙就做亟需交稿的事情了。晚些工作忙完后,回到群里,我居然看到了很多跟我持一样观点的家长的发言,也听到了我非常尊重的班主任姐姐发声,她就“双减”在班级群给出她的观点和剖析。

    她表示:“中国是人口大国,社会竞争不言而喻,但希望孩子们学会将压力变为动力、视困难为挑战,家长们不断的活用鼓励的作用,让他们在克服困难,赢得挑战的过程中,将成功的喜悦转化为前进的内驱力;国家推行“双减”的宗旨当然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高分机器,当代国家需要身体好,品质好,EQ高,习惯好,目标清晰,这些就像是高楼大厦的基座,只要基底打得稳,学习能力自然就能提高;分数从来就不是紧要的评判标准。”这些话我当即就记下了。非常受用。

    这一天,我真的庆幸我和孩子能聚积在这个班风、班纪都十分正向的集体,也正是在这样一位三观正、富爱心、懂教育的班主任的引导下的结果。

    记得9月29日,某群分享了一篇关于武大94年博士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信火了,主角仅27岁就喜提百万年薪,主题当然与“双减”分不开,核心阐述的是家庭、家长对于孩子在成长的重要性,父母不仅是踮脚石,更是强心针,不是棍棒教育,而是言传身教。

    这位母亲显然是充满智慧的,不单由于天才少年的母亲的光环,而是在养育过程中点滴。

    这篇文章一发出来,群炸锅了。有一位父亲的观点,我认为是中立的:“未来、理想、识途,这一切并非原初的想望,那样的徘徊复徘徊,以及不知所从,或许才是人生的真义;期望孩子的未来,不是理直气壮的引导,更不是苦口婆心的教诲,期望,只是两个(父母)困感的人,用两颗困惑的心在辨识着自已此刻的处境而己。”

    也有家长提出:国家“双减”的意义是要为了实现分流,担心小时快乐,后面连高中都高不上,下半生就毁了,现在好多二三个人的外贸公司,招聘也要本科以上,口语八级,只有一半的人能上高中的,其他的都分流去了技术或职高。

    是啊,“双减”不是让你减学习,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是让兴趣不同、天赋不同、自律性、内驱力有差异的孩子,在不违背生理、心理生长的情况下,未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为国添砖加瓦。

    网上的流传的一句话,对“双减”颇具概括性(但还不够辩证):一,减不努力、习惯不好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放任不注重教育的父母,双减的本质是筛选。

    我觉得没有提到的点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的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吗,真要打个问号。与其标榜,还不如说更关注孩子“分数为王”的观念。

    其实分数高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包括孩子本身,那是对努力后的检验、反馈和见证。如果心里阳光、均衡发展,学习也能跟的上的孩子,才是这个社会翘楚,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才会忠诚于国家,忠实于梦想,懂得践行和回报,而不是做一个空心人。

    在所有的观点里,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却是那个武大博士母亲的话:所有的横空出世,都是蓄谋已久。多么深刻的领悟。

    上次就双减这个课题,专门听了一节课,荟萃了专家们的指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双减的意义有了新的诠释和更深入的理解。确实:双减,是家长和孩子对于学习观的认识变革。

    有代表性的名家观点我进行了记录,现分享如下:

    1、孝顺父母的人,对国家也是忠诚的;

    2、家校是同盟军、须形成合力;

    3、双减拼的是父母的持续学习力,和孩子的内驱力;

    4、家长调整好心态,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训,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的齐头并进;

    5、国家推行双减是降低学业负担,不是降低学生素养;

    6、理想目标,家长可把孩子培养成:有意义感,有快乐感,有目标感的群体;引导孩子体验人生之美、tian ren 合一之美,和谐之美;

    7、调整好学习和生活的辩证关系,体验中庸之道;

    8、家长需自行减轻焦虑感。

    通过一组数据,可叹啊,《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家长焦虑指数为67点,属于比较焦虑的。

    当然,这与国情也有联系吧。

    我以前跟孩子总讲:考不上好的大学,你就没有好的人生!后来我看到《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我说的是个谎言,这是相对论。

    其实只要对孩子的信任感和赋能的价值感能跟上,不太会出现掉队严重的现象吧。

    李中莹说,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与父母的战争,如果父母赢了,是全家的悲剧;如果父母输了,是全家的喜剧。

    我真的认为,过度焦虑会让父母盲目求快,却忽略了教育规律和每个孩子成长的独特性。

    其实单纯成绩分数高的孩子,创新力不一定很好啊;成绩差一点的孩子,较多EQ很高啊 。

    继双减后,zhu xi 新出tai的“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和jia kuai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zhong心和创新高地”的指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孩子们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反正,焦虑这点,可以慢慢放下,因为就算焦虑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对吧。与其焦虑,不如做好榜样作用。

    关于“双减”的反方观点,也有其实际的价值,在此不判别对错。确实有很多家长对此不解、焦虑和抱怨,表示本来还有翻身账可打、可一停了培训机构,作为差生的家长,就穷途末路了。更多的父母就培训机构陆续倒闭后,表示非常不认可“双减”利大于弊端的观点,认为:“认为利大于弊的基本都是成绩好的,有没有想过差生的感受,一个班能有多少自主学习的好学生?这一下把班级大部分一般的学生或者差生直刷刷的刷下来更差,而好学生依旧好。9年义务教育就在减负中无忧度过,结果中考,直接出现断层现象,本来有可能通过课外培训班的提高成绩去上普高的学生,直接掉到中专成了廉价劳动力,国家这要是让未来贫富差距更大吗?”他们的声音,是来自于他们的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情况,他们的原生tai家庭让他们所诠释出来的成功的意义,他们对于双减的理解,以及对于未来社会趋势的判读。我无法左右。

    其实,国家除了对中考分流,对大学也做了相应举措。这是全社会的教育体系同步改ge。gai革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牺牲、有所取舍。

    相比下,曾经有位孩子在考大学时以688分录取,母亲却跳河轻生,看到遗书,儿子泪崩;因为母亲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以及大学后的持续深造,妈妈放弃了肺癌的治liao,将这一分一毛积攒的十万块的存折写上了儿子的名字;更有《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事件。

    各种残ren、ji端或畸形的事件,让人痛心。

    分数不是第yi,更不是唯yi。高分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是一定就有好的未来;相反,低分可能上不了好的大学,但不一定未来就不会成功;成功是广义的。

    双减的根本意义,我理解的是:优化国家未来的人才结构,cu进每个人的所长所短都能得到发扬和规避,给每个家庭减负,让bu良的剧场效应得到遏制,让人min的幸福指数增加,让ji端事件的频率降低,让美好不断繁衍,让社会更和谐。

    在教育这条线上,父母的榜样作用力已到权重高位的时段了,为人父母们,放下焦虑,从积ji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开始吧,相信你只要开始了,什么时侯都不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双减”,我是正方——别被分数奴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yp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