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8988/b77305608830a6e9.jpg)
读山海经·其十【魏晋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2023年买了一本年历,每日一首诗。一月宜立志,第一首便是它。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隐逸田园。读了这首诗,大概就明白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是内心有笃定的信念。隐逸不是隐遁,而是主动地弃舍。着实需要智慧与勇气。且看诗文:
精卫,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玩耍时溺死,化为神鸟,每日衔着草木和石头丢进东海,想要把海填平。它叫着“精卫、精卫”,仿佛在呼唤溺死的自己。
刑天,传说与黄帝争夺神位,被砍了头。于是刑天把胸前乳头化为双眼,以肚脐为嘴,一手执斧一手拿盾,不停挥舞,再战黄帝。
女娃变作神鸟,其生命依然存在,故无可忧虑。刑天虽无人形,化作无头巨人,依然斗志昂扬。
如果他们的雄心壮志只是一种虚设,那么美好的未来又怎么值得期待呢?
这诗真是道出陶潜的心声。所谓诗意地栖息,诗意并非软绵绵的温柔,而是柔韧如丝。所以,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用温热的心,冷静的眼,看见外面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