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刻意练习引领我们进步|《刻意练习》精要

让刻意练习引领我们进步|《刻意练习》精要

作者: k2_never | 来源:发表于2017-10-27 17:15 被阅读0次
让刻意练习引领我们进步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说你生下来就“有用”。莫扎特不是生下来就能识别完美音高,刘翔也不是生下来就能迈开腿,爱迪生也不是生下来就知道要为这世界带来光明...

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里有一句经典的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那些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到底是“三分”的功劳,还是“七分”的努力的结果呢?我发现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倾向,即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我们偏向于认为他们天生就是那块料。而对于自己的无能,我们又偏向于:我天生五音不全,我从小就不是干这事的料,老天对我真是不公平,怨天尤人...

我们到底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不够努力?我们总是习惯于归因于“天注定”,而否认或者不愿承认自己“不打拼”。你是不是一次次的下定决心努力改变又一次次的中途放弃呢?(不知道你是不是,反正我就是这么一次次重蹈覆辙。)我们到底能不能靠七分打拼弥补三分天注定的不足呢?

我们看看《刻意练习》,看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天才真的是天生的吗?

书中一开始给我们举了莫扎特完美音高的例子:

1763年,年仅7岁的莫扎特环欧洲旅行演出。正是这次演出,铸就了他的传奇。身材矮小的只能勉强看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深深地迷住了观众。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莫扎特拥有的“完美音高”,即可以能够准确地识别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而这种能力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这种能力。

那么年仅7岁的莫扎特算不算天才,奇才呢?

紧接着作者通过介绍2014年,东京的一项实验,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最终这些孩子经过一年,最多一年半的时间都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这也就证明了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莫扎特。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莫扎特4岁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尽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训练小莫扎特,但是和之前提到的日本东京的那24个孩子相比,不但强度更大,时间也更长。

如果莫扎特小时候并不是在如此浓厚的音乐氛围中长大,或者说,如果他没有足够多地接触音乐,肯定不可能培养出那种能力。

作者通过莫扎特的例子,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书中还列举了一些事例以证明练习是天才之所以被称为“天才”背后的秘密:

  • 破解“帕格尼尼奇迹”
  • 破解“天才跳高运动员的神迹”
  • 破解“自闭症奇才”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家一定也听过科比的流传甚广的传说: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吗?

作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各行各业“杰出人物”为什么出类拔萃的规律,他把这种通用的方法称为“刻意练习”。一种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才华,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断的突破自己而得到不断的持续的进步。

刻意练习是怎样一种练习?

作者毕生都在研究某些行业的人到底为什么成为优秀,卓越的。

他对一群小提琴学生和芭蕾舞演员的跟踪调查,得出结论: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练习时间是最重要的差别。如果不花费无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刻苦练习,没有人能够培养杰出的能力。

那么是不是只要练习足够时间就可以呢?作者可不这么认为,作者认为要在某一领域成功需要“刻意的练习”才行。那么刻意练习到底指什么呢?与我们平常理解的练习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通过史蒂夫·法隆数字记忆的例子来说明刻意练习是如何真正有效的。史蒂夫·法隆是作者聘请的一大学生,他通过不断的持续练习,突破极限,最终他经过200次的练习后,能记住82个数字。而这82个数字是以大约每秒1个数字的速度,向他读出。

而据作者介绍现在这项世界吉尼斯记录已经超过了300个数字。

我们来看看史蒂夫·法隆是怎么一步步经过训练能一口气记住82个数字甚至更多的:

  1. 明确的的特定目标
    • 史蒂夫·法隆数字记忆的短期目标: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使你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和期望。
  2. 专注
    • 史蒂夫·法隆每次都非常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进行,愈加专注。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 包含反馈
    • 史蒂夫·法隆每次都得到直接的反馈,是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并进行及时的总结改进。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4. 走出舒适区
    • 实验设计之初就避免让史蒂夫·法隆感到太舒服。实验不断的用更长的数字串来挑战他。以便总是能让他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作者为史蒂夫·法隆精心设计的训练方法就是“刻意练习”的最佳实践,我们再来回顾下(重要的事情要反复强调):

  1. 首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可以达到的目标
  2. 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也即练习过程要专注,真正的沉浸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
  3. 包含反馈,也就是说每次的练习结果都能得到应有的反馈,以便下次练习能够吸取经验、教训,以期下次练习取得更好的进步。
  4. 走出舒适区,也就是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追求进步,每次都努力超越自己力所能及,给自己一点小压力,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书中还强调了创建心理表征的重要性,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史蒂夫·法隆为了提高记住长数字串的能力,他想出越来越复杂的方法,在心理上将那些数字进行编码,也就是说,他创建了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杰出人物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我们再来看个美国海军王牌训练计划的例子:

美国海军王牌训练计划:
1968年,越战的交战双方激战正酣。美军的胜率一直不高,只有2/3,每损失一架战机,便能击落北越两架战机。但在1968年前五个月,胜率降到了50%,海军将领决定必须有所作为了。海军设立了如今著名的“王牌飞行学校”,也就是美国海军战斗机战术教练计划。它从一开始就给飞行员机会,在不同的局面下尝试不同的战法,并由教官对其表现提供反馈,然后将它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1970年空战恢复,美国海军飞行员每损失一架飞机,就平均击落12.5架北越战斗机。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持续7个月的时间里,美军飞行员在空战中击落了33架敌方战机,只在战斗中损失1架战机,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总结下美国海军王牌训练计划是怎么进行的:

  1. 最优秀的飞行员作为红军与学员进行模拟空战。
  2. 每次空战结束,及时进行总结、回顾,研究战术,怎样改进?如何避免错误?
  3. 第二天把前一天总结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实战中区,重新投入战斗。
  4. 飞行员在一次次的空战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在与红军的对垒中取得进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空军王牌训练使用“三个F” [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让刻意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生活的的一部分

我们如何利用刻意练习的思想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呢?

首先,我们需要拒绝三种错误思想:

  1. 认为自己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
    • 我不能...(我不能管理好别人。)
    • 我不是...(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
  2. 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一定会更擅长。
    • 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那真的只是重复而已,自我安慰而已。只有刻意的有目的的练习才能让我们进步,更擅长于某事。
  3. 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
    • 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是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

其次要有正确的方法:边干边学

  1. “边干边学”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2. 寻找自己进步、成长的方法(“3个F”):
    • 专注
    • 反馈
    • 纠正
  3. 传统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运用刻意练习创造“天才”

作为一个父亲,我又不得不提下书中最后作者提到的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他妻子克拉拉培养三个女儿国际象棋,并且各个都是世界冠军的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父母是首先需要得到训练的,并且每个孩子都有其无限可能,只要父母方法得当,刻意练习可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1. 产生兴趣
    • 大人以一种“好玩儿”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他们最终从事的领域或行业。
      • 父母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关注和鼓励。
      • 以成就为导向,教孩子一些重要的价值观,比如自律、刻苦、负责任,以及建设性地运用时间。
      • 表扬是增强孩子动机的一种绝佳方式,特别是年纪更小的孩子。
    • 兄弟姐妹的激励作用.
  2. 变得认真
    • 尽管父母和导师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激励孩子,但到最后,那些动机必须来自孩子的内心,否则,它不会长久。
    • 孩子开始体会到刻苦学习带来的回报,并且变得越来越能够自我激励。
  3. 全力投入
    • 寻找最好的导师或学校来指导练习。
    • 在这个阶段,动机完全靠孩子自己保持,但家人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4. 开拓创新
    • 创新离不开刻意练习。
    • 创造力与刻苦工作并在漫长的人生中保持专注是分不开的。

“一万小时法则”

作者也对有名的“一万小时法则”的错与对谈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不要被一万小时的数量迷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每个小时的练习质量:

    • 着眼于某个目标的刻意练习与一般的练习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十分关键。
    • 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 你可以坚持、坚持、再坚持,使你自己变的卓越、卓越、更卓越。你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
    • 如果你希望成为你所在的高度竞争行业或领域中的世界上最杰出人物,就得付出成千上万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只为了与那些在同类工作中同样勤学苦练的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刻意练习,我认为重要的是“刻意”,而不是“练习”。只有刻意的练习才能引领我们不断进步,变得更优秀。而简单重复的练习,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更多的只是自我安慰而已,自己骗自己,浪费时间。

其实书中讲的道理你说复杂吗?好像真的没什么。但是我们之前知道吗?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或者知道一点。但是别人一说,嗨,不就是那么回事吗?成功的人自有成功的道理,真理总是那么简单。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一次次重蹈覆辙,撇弃真理,选择更加轻松的简单重复练习。敢不敢真的运用刻意练习改变一下!!!你将肯定成为更好的自己,被自己感动。

加油吧,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刻意练习引领我们进步|《刻意练习》精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cd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