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味历史之古代翻译往事

趣味历史之古代翻译往事

作者: 廖橄榄 | 来源:发表于2021-05-16 15:56 被阅读0次

    今天,在我国南沙群岛北部一个面积约0.06平方公里的小岛,被命名为“马欢岛”。

    这个人物,你可能没有听说过。

    但我一介绍他的身份,你就知道了。他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通事。

    通事,就是翻译官的意思。马欢,也是回族人,精通波斯语、阿拉伯语,还身兼教谕一职,既为外事翻译,又负责传播中华文化。

    1413年、1421年和1431年,郑和第四、六、七次下西洋,马欢都参加了,最远到达了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和非洲的东海岸。

    每到一处,他都对当地的地理形势,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产状况、商业贸易等进行记录。

    回国之后,他把这些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部海外游记《瀛涯胜览》,让更多人了解下西洋的盛事,描述世人鲜知的海外世界。

    像马欢这类的翻译官,其实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

    汉朝的译官:有专门职位

    《后汉书·班固传》: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

    上述文献中的乌桓,起初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语言并不与中原互通,但在东汉时派遣使臣前往汉王朝觐见天子,因此汉王朝方面派出了译官进行翻译。

    可见在汉朝时,王朝就已经有了翻译语言的意识,并且培养了专门的翻译官负责语言翻译工作。

    唐朝的译语人:通晓多国语言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中书掌受四方朝贡及通表疏,故有译语人。

    有些译语人甚至掌握八国语言,以适应唐代与其他国家和民族频繁的交流。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节度使安禄山,就是一位在语言上十分具备天赋的人才,《安禄山传》中记载,称安禄山“解九蕃语”。

    《唐律》第三八七条:诸证不言情,及译人作伪,致罪有出入者,证人减二等,译人与同罪。

    可见唐朝不仅有非常正式的翻译官,还有相关律法的规范与约束,翻译时不能作伪。说明对翻译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有一定要求。

    车到山前必有路:当地人做翻译

    郑和船队最远去到过非洲,非洲的语言或者说语种,比阿拉伯语等更要复杂且陌生,但郑和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搞定,那就是在去非洲之前,先从名为“阿丹”的红海国家找到通晓多种语言的非洲人,给予一定酬劳便使其成为了翻译外加向导,去往非洲国家访问或贸易,就更为简单了。

    翻译人才的培养:创设四夷馆

    针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大规模的对外活动,当时为了解决语言交流障碍,永乐五年(1407),朝廷特创设“四夷馆”,分为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多个分馆,还编纂了外语教材《华夷译语》。

    四夷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员而设的专门机构,被学界认为是明代翰林院的“亚洲研究院”。

    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既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来源于中外之间频繁的外交活动。

    只有开放国门,加强交流,才能培养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反过来,只有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才能促使国人眼界的开放,国家实力的增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味历史之古代翻译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crjltx.html